第11部分 (第1/4页)

可即便是如此,全球的销量也没有突破千万册,而付晋倒好,不多的时间就达到三千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然而,真的是奇迹吗?

付晋不这么认为,首先,付晋觉得是因为《哈利·波特之魔法石》本身就是一本优秀的小说,再接着才是他的号召力,有媒体的帮助炒作,让他的名声提高一个等阶,之后就有号召力,才使得消费者们购买。

一本小说达到三十美币,这还是在美利坚国这边的售价,其他国家翻译成不同语言版本,那定价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华夏国,它的定价就是五十华夏币。

乱七八糟的除开,《哈利·波特之魔法石》这本书的成本大概在十美币左右,也就是说,付晋能够拿到手的钱大概是二十美币的样子,其他国家的利润更高。

但付晋并没有去把汇率一起算上去,只当是一本书赚二十美币的样子,三千万册算下来,就有六亿的收入,除开给出版社1%的分成,再除去必要的税收,付晋一下子拿到了五亿多美币。

小说收入五亿多,再加上专辑的收入有六亿多近七亿的样子,还有单曲的尾数,付晋所拥有财富加起来达到了十二亿多,简直比打劫银行还要赚钱。

呃…不,把付晋说成是印钞机都不足为过,看看他来到美利坚国才多久,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而以,竟然赚了十二亿,这还是除开一切和税务剩下的纯利润。

不过,付晋非常的清楚,这收入只是暂时的,特别是小说这一块的收入,恐怕会再攀新高。

据全球各地比较权威的媒体报道,自从《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上架挂售开始,全球各地掀起一阵魔法狂潮,很多书迷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闲时,都是《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中的剧情不离口,在讨论着。

《哈利·波特之魔法石》变成了一种时尚,变成了一种潮流!

可魔法狂潮远不止于此,最为疯狂的是一位书迷接受媒体的采访,声称《哈利·波特之魔法石》就是一本骗人的小说。

好吧,骗人就骗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更过份的是那位书迷说《哈利·波特之魔法石》是一部骗人小说的原因竟然是他按照小说里的咒语念,竟然无法发出魔法。

还有一位书迷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更是提出,他每一天都按照小说里提供的方式学习,比如说打坐冥想,竟然无法感应到魔法元素。

最后,那位书迷还让记者转达一下他的问题,就是让记者问一下作者,说要怎么样才能够感应到魔法元素。

有一就有二,有一个人就会有两个人,更会有更多更多的人。

这一下可真的就掀起了魔法狂潮,很多书迷都修练魔法,可无一例外,最后他们都无法发出魔法,无法感应到魔法元素。

狂潮掀起,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大大的刺激了《哈利·波特之魔法石》的销量,一下子猛然剧增,可社会的影响力也变得更大。

影响力大,本身就没有什么不好,可有一些书迷修练魔法,那就大大有问题了,这影响变成了负面,最后很多记者都跑来采访付晋,要他给一个说法。

而得知事情的付晋哭笑不得,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不断强调,《哈利·波特之魔法石》只是一部小说而以,一部虚构的小说。

但是,单纯的几次采访,报道是出去了,可压不下疯狂的书迷们,最后无奈,付晋只能特意召开一个大型记者招待会,特别来澄清《哈利·波特之魔法石》的魔法问题。

记者招待会后,情况总算是有了好转,可付晋为了不让负面影响再次掀起,只能让出版社改一下小说的封面。

封面的原图不换,可“本小说纯属虚构”这句话却是加大,都快赶上封面上的小说名字了。

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封面给人家的观感,出版社那边不断发牢骚,可付晋却不理会他们,因为《哈利·波特之魔法石》本身就是他自费出版的,跟出版社没有一毛钱关系。

说起来,自从付晋带着《哈利·波特之魔法石》去参加奥普拉脱口秀后,出版社的老板就开始后悔了,后悔自己忽视了一个当红歌手的影响力。

现在倒好,看着白花花的钞票留入付晋的口袋里面,他只能分得百分之一的分成,那钱少得可怜,他就忍不住捶胸跳脚。

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付晋跟他合作,毕竟一看《哈利·波特之魔法石》小说的名字就知道,它是一本系列小说,有第一本就会有第二本,那么第二本就可以开始合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