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之后的几年我看着李家一天一天地繁盛,我不得不赞叹李家的门风,背靠着太皇太后这棵大树却将每一代的男子年满二十后还未在科举上有所斩获的就扔到西北、西南大营里吃沙子、吸瘴气,直至而立之年方可回京,至于回京之后的生活由自己选择。他们就不怕那边远之地的艰难和不测风云吗?

我的这个疑问在后来得到回答,这是我的儿子告诉我的,他也有我心中的疑问,在问出后得到了他妻子的回答是,李家家训:‘李家的男儿可以是纨绔子弟,但绝对不可以是废物。’

承治十年迎来了太皇太后百岁千秋,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儿,一百岁的老人家本就是凤毛麟角,一百岁的太皇太后压根儿就是一个都没有。太皇太后的千秋特别隆重,人瑞是盛世的象征,更何况这人瑞是皇帝的祖母。

承治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太皇太后急召皇上、和硕瑞亲王、固伦荣宪大长公主、和硕醇亲王(弘昀之子)和三个李佳氏一等公(李信、李孝、李知节之子)到圆明园觐见,当夜子时太皇太后崩。谥号:孝文睿懿昭慈端和康慧寿仁辅天光圣宪皇后。

孝文宪皇后的一生历经四朝、辅佐三代帝王堪与孝庄文皇后相提并论,从一个汉八旗出身的皇子的侧福晋到亲王侧妃到贵妃,在孝敬宪皇后崩逝后被封皇贵妃代掌凤印统摄六宫,诞育文宗皇帝、和硕荣亲王、和硕醇敬亲王、和硕瑞亲王、固伦荣安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共四子二女且有三子二女平安成年,终世宗皇帝一生荣宠不衰,这是何等的手腕与心计?

而阿玛的那句‘贵震天下’已然是应验了,汉军旗出身却成为太皇太后,孝文宪皇后让李佳氏这个姓氏成为大清朝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永瑜&安珠贤番外

“皇额娘,女儿这辈子享尽荣华富贵,临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安珠贤这个孙女,她傲气不输男儿日后怕是过的不易。”临终前固伦荣安长公主阿图拉着李福雅的手哀哀的哭泣。

李福雅抹着眼泪安慰:“哀家还当是什么事儿,有哀家一日就会护着安珠贤,等她长大了就择一个知冷知热的额驸。”

固伦荣安公主死后皇太后赐二等子爵福隆阿之女为多罗格格并时常接到宫中,李福雅手上时常拿着一个大本子仔细的挑着八旗才俊但都是摇头、皱眉。

“姐……你这都看了大半年了,挑好了没?”李今美啃着手中的梨子随口问。

李福雅没好气的说:“你以为合适的人家好挑?”

李今美翻了个白眼说:“要不就从你娘家挑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好东西都想着自家,也不怕撑着?”李福雅摇摇头继续低头看记录,三年孝期将至,安珠贤的婚事也是迫在眉睫,十七八岁的姑娘不小了。

等李福雅盘算好人选准备下旨前两天永瑜跪在她面前说:“皇玛嬷,孙儿有一件事想求您。”

“什么事儿值得你这么郑重?”李福雅温和的拉起跪在自己面前的人。

永瑜并未起身而是深深的磕了一个响头说:“孙儿想娶安珠贤。”

“不可能。”李福雅想都没想就反驳了。

这是李福雅第一次拒绝永瑜的要求,她停下后缓声说:“安珠贤是多罗格格,作为固伦公主的的嫡孙女怎么可以嫁给你为妾?就算你是亲王也不行。”

“孙儿对她一见倾心。”永瑜咬着牙说道。

李福雅怒极反笑“你也不想想论辈分你是她的表姨父,你这是……”说完甩手就会屋内徒留永瑜一人跪着。

“姐……我进来是看到承亲王跪在外头,这是怎么了?”李今美探头问道。

李福雅叹了口气说:“他想娶安珠贤,说是‘一见倾心’。”

李今美夸张的说道:“怎么可能?‘一见钟情’能用在他身上?还有他认识安珠贤也就这两年的事情吧?”

李福雅叹气道:“可不是么?虽然我想着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只是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要想,你问过安珠贤的意见后在决定吧!你忍心他一直跪在外头?都半个时辰了,到时候心疼的还不是我们?”李今美小声的劝慰。

听到这儿李福雅果然皱起眉头,她转头对门口的莫愁说:“还不去把四爷给扶起来?这都跪了多久了!”

阮英小心地扶着永瑜进屋,李福雅瞪了他一眼说:“没个眼力见的,还不扶着你们家爷坐下?”

等永瑜坐定后李福雅无奈的说:“你就吃定了哀家会心软!等哀家问了安珠贤的意思,她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