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曾进向来信奉的都是实力至上,为求万全,用兵向来是以雄狮搏兔,苍鹰擒雀,以雷霆万钧之力压鸡卵,如此虽不敢说必胜,但是失败的可能性已经是降低到了极点了。

今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地分析,不免心中有些好笑,不过王儒信如此说,倒是对增强其他人的信心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堂下其他的人在那里频频点头了。

曾进想到,“怪不得当日曹操与袁绍对战之时,祭酒郭嘉要说出那十可胜!实在论起来,那所谓的十可胜大半都是废话,不过如此说出来,倒是地确可以令己方士气大增!两者相较,王儒信等人与郭嘉比起来,还远远不如呢?不过现而今,自己与李阀的实力对比,较之曹操当初对袁绍,也是大不相同呢!”

曾进又问其他人道,“诸卿家认为王军师说地如何?”

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军师之言实在是至理,汉王此次出征,必定大胜而还!”

“王军师说了这五必胜,不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略,为本王解除其他的诸侯的困扰,方便本王全力对付李阀呢?”曾进接着问道。

“启禀汉王:汉王大可不必如此多虑,那突厥人乃是一头吃不够的恶狼,想要其出兵的条件必定不斐,再加上现在定杨可汗刘武周横在中间,突厥人也不是铁板一条,支持那一家还有的商榷,只要汉王支会定杨可汗一声,想必突厥的问题必可迎刃而解!

幽州总管罗艺也要应付周遭诸如契丹等复杂之极的胡族部落,形势并不轻松,即便想给李阀以大的帮助也不可能!

论起来,真正与我军接壤,并能够起到作用的也就是山东的知世郎王薄和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了。夏王窦建德野心勃勃,麾下刘黑闼又是当世第一流的战将,是最需要重视的人了。至于王薄雄心早泯,其子又与汉王交厚,鉴于此等形势,臣有一计可解此两患。”王儒信侃侃而谈。若是再拿上个鹅毛扇,恐怕比之汉末诸葛孔明,也不遑多让!

“但不知是何妙计?”曾进问道。

王儒信脸上挂着微笑,自信的道,“汉王只需一纸书信,言明形势,与王氏父子正式结盟,令其陈兵窦建德边境,对窦建德构成威胁,不让其安心出兵干涉也就是了。只要汉王许之重酬,如此轻易之事,以王薄之老谋深算,定然是不会不答应的!”

曾进想了想,道了声,“可行!本王一会儿就书信一封,送往山东!”顿了一顿,曾进又道,“既然后顾之忧已解,本王就可从容调兵了。立刻传令给蜀中李靖将军,令其尽起麾下兵马,压向关中,向李渊施加压力!

诸卿家现在可以散了,今夜本王会拟定跟随本王前往洛阳前线的名单,晚上自然会有人前往各位府中传信的。”

众人闻此,皆不再多言,立时离去。他们也都明白,这里所谓的议事不过是定下一个意向而已,真正的计划,还需要曾进和那些心腹臣子们商谈,轮不到他人置喙的。那些身份资历不足的人,只能在心中期待着,自己也能够在那随军的名单之中,毕竟,此战若胜,那随军之人,都会分上一个不小的功劳的。而曾进,对于有功之人的赏赐,可是很丰厚的。

第三卷龙腾九霄:一剑光寒十四州 第二百八十三章一箭双雕可行否

夜晚,清凉温润如水一般的冷辉轻轻的洒下,透过打开的窗棂,落在了曾进的书房之中,为其凭添了三分清幽、静谧的意味。

不过书房之中却也是站满了人,虽然相较于白日在议事厅之时,要少的多了。

白日的议事,不过是在明面上定下个基调,表露出一个意向,便于整合人心罢了。真正的军事机密,自然是不方便让太多的人知道的,否则,若是那些官员之中潜藏有李阀的密谍,恐怕就会有备而战,设下圈套,到时候,算计之人与算计对象也就变了。

至于与刘武周的合作之事,却是不打紧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之上,曾进还希望自己麾下有人能够泄露给李阀的主事之人。因为刘武周的军力已经扩张到了极点,若不对外征战,获取补记,恐怕要不了多久,他自己就不攻自破了。对于他背后的主子突厥人,他自然是不敢有什么想法的,剩下的,也就只有李阀了。

更何况太原乃是李阀的老巢,那里积累的财富多不胜数,恰恰李阀攻占长安之后,又转移了经营的重心,在太原的军力并不雄厚,可以说是放在刘武周嘴边的一块儿大肥肉,之所以以前没有动手,乃是因为刘武周缺乏一个统兵有为的将帅之才,自宋金刚归顺之后,这一点恰恰被弥补了。所以,刘武周攻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