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公元644年,大汉帝国爆发工业大革命。几十万大汉帝国工人,在大汉帝国工会主席张角的率领下,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意图推翻大汉帝国的统治,建立全新的政权。由于所有参加起义的人都头戴黄|色天鹅绒的纱巾作为标志,这场工业大革命又被称为天鹅绒革命或者黄巾起义。大革命的军队被称为,黄巾军。

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大革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了整个大汉帝国,无数的帝国重镇和军事要塞转瞬间被黄巾军占领。由于大汉帝国和平了几百年,帝国军队战斗力极差。这些帝国正规部队在黄巾军暴风雨般的进攻中,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5个月后,张角亲率70万黄巾军主力开始进攻大汉帝国首都,洛阳。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参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洛阳会战,又称洛阳保卫战。

而此时的大汉帝国也从初期的惊恐中恢复过来,大汉帝国皇帝签署了第一号帝王令,积极的将各地军队集结到洛阳,参加洛阳会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汉帝国就集结到了6个集团军和大量的独立师,将近120万部队,在帝国第一元帅欧阳锋的率领下,准备与黄巾军在洛阳决战。

此时,全世界的舆论、媒体都看好大汉帝国。不仅是因为大汉帝国的兵力比黄巾军多出一倍。更主要的是,帝国军里还有将近10万人的骑兵部队,其中包括了一万多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龙骑兵,这些由地龙组成的骑兵部队,还未吃过败仗。而黄巾军,则没有任何的骑兵部队。没有人会相信,没有骑兵的黄巾军能在洛阳这个平原地区战胜对手,包括黄巾军自己。

战斗未开始,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德意志法兰克王国的查里曼大帝,红毛子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尼古拉二世,意大利神圣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英格兰日不落帝国的伊丽莎白二世,等等世界各国的皇帝、女王都派来了使者,表示支持对大汉帝国的支持,所有人都对这场战役表示了乐观。

世界各国的报纸、杂志也纷纷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全方位介绍了洛阳会战的详细情况,客观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同时还请了军事专家进行评论。所有的报纸也都对大汉帝国军的胜利表示了乐观,并宣称大汉帝国的暴乱将会随着洛阳会战的结束而平息。

就连世界各大赌博公司也看好大汉帝国军,纷纷开赌局将大汉国胜利的赔率定为100赔1,黄巾军胜利的赔率定为1赔100。

可是,事与愿违。洛阳会战开始后,黄巾军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武器、、、、步枪。这是一种化时代的武器,这是一种能在一千米以外射杀敌人的武器,连龙骑兵的重铠也无法抵抗这种武器的穿透力,更不要说是普通的马骑兵。当十几万大汉帝国骑兵发起进攻时,这种全新的武器也投入了战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枪支当正规武器。

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步枪因为工艺问题只制造了五千支,但十几万大汉帝国骑兵依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所有冲在最前方的龙骑兵全军覆没,十几万冲锋的骑兵只有不到三万人逃回了出发点。帝国士兵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大地,步枪也被帝国士兵称为恶魔的武器。

步枪的使用,导致了帝国军的惶恐,尤其是骑兵部队惨败后,更是导致了帝国军的崩溃。在随后的战斗中,上百万帝国军全面溃败。黄巾军一进攻,帝国军士兵就四散奔逃,没有任何的战斗意志,大汉帝国也在风雨中飘摇。

几天后,黄巾军主力攻入洛阳,大汉帝国皇室全部被杀,大汉帝国灭亡、、、也宣告了乱世的开始。

在大汉帝国灭亡的同时,在北部边关与红毛子国对峙的边关军群总司令董卓,乘机代表大汉帝国与代表红毛子国的西伯利亚方面军总司令,红毛子国美女元帅朱丽叶,签定了红、汉两国十年互不侵犯条约。随后,董卓率领大汉帝国最精锐的77万边关军群主力南下,打着勤王复国的名义,攻打洛阳。

而此时,黄巾军却陷入了莫明的内乱中。胜利来得太突然,让张角这位普通贫民出身,又是小学文化程度的新统治者显得茫然又无措。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更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他当初起义也是因为玄幻小说看多了,一时冲动造成的。

在张角迷茫时,董卓手下大将,大汉帝国骑兵上将吕布,率领帝国最后的两万龙骑兵和十万边关重骑兵突袭洛阳。刚刚取得胜利的黄巾军没有任何准备,面对突来的攻击,无力应战。更主要的是,黄巾军并不是正规军。当他们面对大汉帝国最精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