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如今年纪大了,本应在家含饴弄孙,可此老闲不住,带了几个徒弟,天天都来应卯。

搞得魏实这个匠作司的实际的主事千户都不敢偷懒!

“三次点卯,你也算没过规定的时间,不过,本官还是要提醒你一声,不管你是少年得志,还是背后有人,既然来我匠作司做事,就要遵守匠作司的规矩,什么时候应卯,什么时候换班,什么时候轮值,都得按照规矩来,你听清楚了!”

“卑职听清楚了!”

“唐笑!”

“卑职在!”

“孟试百户第一天当值,你先带他熟悉一下我们匠作司的环境,然后再带他去任上交接!”

“诺!”一个年轻的校尉点头应了下来!

“孟,请!”

“唐校尉客气了,直接唤我孟岩好了!”孟岩忙道。

“不敢,礼不可废,这是规矩,孟大人刚来,不晓得我们锦衣卫内等级森严,以后就明白了!”唐笑道。

“我刚来,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唐校尉可否为我介绍一下?”孟岩觉得这个唐笑对他的态度还算不错,既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也没有过分热情。

可能是刚接触吧,谁也不可能对谁掏心窝子。

“我们匠作司主要是两部分工作,一部分是生产,一部分则是研究……”

听着唐笑的解释,孟岩逐渐明白了匠作司是干什么的了,他就相当于锦衣卫的总装备部。

从事武器生产以及武器研究开发。

匠作司是南衙最核心的部门,下属一个巨大的武器研究所,还有生产各种跟武器有关的作坊和工厂!

生产火药的、冶炼铜矿的、炼钢的、生产桐油的……

凡是跟武器有关的,几乎是无所不包。

“这是火器所,专门研究火器的,这里有不少好玩的东西,不过有些危险,孟大人要是感兴趣的话,倒是可以过来看看……”

孟岩兴奋了,这不就是大明朝的轻火器研究所吗?

要是能把前世的枪造出来的话,那大明朝岂不是提前进入**时代了?

想想也不太现实,估计现在的枪还停留在前装模式,要想过渡到后发模式,至少还的好长时间!

“这是三眼铳,是神机营制式武器,全部由我锦衣卫匠作司生产,配发,它可以连续激发,形成密集火力,对骑兵的杀伤力极大……”

孟岩点了点头,以前这些东西都是在博物馆见到,如今看到实物了,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如果不是后来的一些列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黑暗屈辱的百年了。

“这个叫神机箭,也是神机营主要制式武器,可以单箭和多箭齐发,三百步内人畜灭绝……”

“厉害,厉害!”孟岩竖起了大拇指。

“唐唐,你不在魏老千的麾下当值,跑火器所来干啥?”一个与唐笑似乎相熟的工匠,手里提着一根圆筒状的东西走了过来!

“老邓,这是孟大人,新来的,分在库房,魏大人让我领着他熟悉一下!”唐笑介绍道。

“邓鹤见过孟大人!”

“邓大匠免礼,你这手里拿的是什么?”孟岩好奇的问道。

“这是十眼铳!”

“十眼铳?”

“是的,孟大人,这是我们刚刚试制出来的,还没有试铳!”邓鹤解释道。

“这个怎么使用?”

“是这样的……”

经过邓鹤的解释,孟岩明白了,就是一个十发的火绳枪,将火药和弹药装好,可一次连续发射十次,免去了需要不停的装填发射的弊端。

“孟大人也对火器感兴趣?”唐笑问道。

“呵呵,我对任何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孟岩微微一笑,回答道。

“孟大人,这边请!”

两人来到了弓箭部。

这里显然比火器部那边忙碌多了,而且很多工匠都在低头干活儿。

顾名思义,这里是研究生产弓箭的地方!

墙壁上随处可见各种弓,成品的,半成品的,有的做工精美,有的则平凡无奇。

这里应该是大明朝弓箭博物馆了。

眼尖的孟岩甚至还发现了几把欧洲弓,想来是西人来大明携带过来的。

北方制弓多用硬木,而南方则用竹比较多,因此北方的弓箭要比南方的威力巨大。

当然南北方制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