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妙音一笑:“看来终于想起来要问了。芬陀利国的王子阿巴克与他们的国师迦叶禅师不日将至莲花寺……”

经过妙音的一番解说,我才知道他们的到来,竟然与阿玉放在我桌上的水晶净水瓶有关。

这瓶子的来历,明于远当初曾对我说过,但是并没有妙音解说得详细。

两百多年前,莲花寺方丈玄觉大师自芬陀利国与人斗法,赢回一只水晶净水瓶,后来机缘巧合,玄觉大师把它送给了昊昂皇室。

说也奇怪,芬陀利国自失了这只水晶净水瓶,国运逐日走衰;而昊昂却日逐强盛。

两百年间,芬陀利国先后几十批人来到莲花寺,想重新把它赢回去,可最后皆以失败告终。

最近,阿巴克王子打听到琉璃净水瓶在昊昂皇室,曾几次派人潜入皇宫搜寻,均被皇宫侍卫识破行藏,未果。

“芬陀利国师迦叶禅师,自幼禀承师训,发下宏愿要取回净水瓶以光大其国。他精研佛法,同时精研中土文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前番接到牒报,他们不日将到莲花寺。”

妙音说完,转对我:“那日慕容皇室岁考,听到你对慕容朗世子说的话,且听了你对土的三个解释后,就动了念头,想请你帮忙。”

我发呆:“妙音大师,我真的对佛法一无所知,这忙无论如何我帮不起来。”

妙音微皱了眉头。

阿玉沉思间,对我说:“妙音大师深透佛理,迦叶禅师如与他斗法,估计莲花寺胜算很大;不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妙音苦笑:“皇上有所不知,迦叶指明莲花寺中只要有一人能胜过他,琉璃净水瓶就永留昊昂。但他强调,此番他来,是一人对一人。也就是说莲花寺中这人,既要精通佛学又要精通诗词歌赋……妙音对后者所知不深,我寺中诸僧这方面同样欠缺。”

什么?

我说:“那这忙我肯定帮不上了。”

妙音说:“听完你对慕容朗世子三个土的解释,我觉得你深具慧根……”

明于远说:“十年来,简非确实不曾修习什么佛法,这事,……有些难办。”

妙音自嘲般笑笑:“惭愧,出家人本不该起了较量输赢之心,妙音修为不够;两百年来,莲花寺皆保住了这只净水瓶,如果在妙音手中失去,不仅是莲花寺声誉受损,昊昂国声名也会受到影响”

阿玉微笑道:“其实,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哪是靠了这净水瓶,我原想给了他们算了;但我父皇觉得还是把它留在昊昂更好。”

我看着阿玉,想到他把这只净水瓶放在我桌子当作了花瓶的事,不禁暗地里佩服。

人主谋国,原当像他这样吧,内修清明,政通人和;怀柔四海,天下归心。

阿玉仿佛知道我在想什么,对我微微一笑,笑得我慌乱地转了视线。

却对上阿敏若有所思的眼神,我更加不自在。

“简非,你想什么了,脸这么红?”阿敏笑问。

妙音作黯然状:“肯定不是佛法大意……”

明于远笑起来:“傻小子一定是在佩服我皇毫不把那净水瓶放在眼中。”

这也太厉害了吧?

我看着他,作倾倒状:“不如由你扮着和尚,与那迦叶斗法。他想什么,你都能猜出,一定能胜的”。

明于远微皱了眉头:“阿弥陀佛,我只猜到妙莲禅师的心思,别人的,一概不知。”

“什么?谁是妙莲禅师?!”

我一愣,脱口而出。

完了,听上去竟然有几分酸味。

他们全静静地看着我。

我猛然醒悟,不由飞烫了脸。

最后,还是妙音替我解了围,他笑道:“妙莲小师弟,说说吧,你对佛法究竟了解多少?”

我抑了心神,细想了想:“只约略听过‘见性成佛’、‘顿悟’、‘佛性自有’、‘我心即佛’……这几个词,至于说的是什么,一概不明。”

“就这些?没有了?”妙音看着我,渐渐出了神。

我坐立不安:“我说过不知道的……”

宋言之对妙音:“大师重新找人吧。”

妙音摇摇头:“来不及了。再说,据妙音了解,昊昂僧人中,几乎没人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阿玉略沉吟:“输了也没什么要紧。至于昊昂国及昊昂佛教界声誉……”

“姑且试一试吧,”妙音说,“简非先跟妙音去莲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