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皇郑�挂膊辉�邪敕职芗ǎ�虼硕杂诶钛业陌踩���⒉坏P摹�

正说话间,阿碧哎呦一声,道:“人太多了,这船我划不动了。”

李岩呵呵笑道:“本座来助你一臂之力。”他也不用船桨,只是翻手之间,掌力奔涌,按在船尾的水面之上,那掌力激发,水面纹丝不动,但船却凭生了几番力道,好似离弦之箭一般,飞驰而出。阿碧三人不免又是一阵惊讶,对于李岩的武功,看高了不止一筹。

依照阿碧的指点,将小舟划入一处小港,但见水面上生满了荷叶,若不是她指点,决不知荷叶间竟有通路。李岩催动小舟前行了一会,阿碧又指示水路:“从这里划过去。”这边水面上全是菱叶和红菱,清波之中,红菱绿叶,鲜艳非凡。阿碧顺手采摘红菱,分给众人。

菱塘尚未过完,阿碧又指引小舟从一丛芦苇和茭白中穿了过去。这么一来,连鸠摩智也起了戒心,暗暗记忆小舟的来路,以免得出来的时候不致迷路,可是一眼望去,满湖荷叶、菱叶、芦苇、茭白,都是一模一样,兼之荷叶、菱叶在水面飘浮,随时一阵风来,便即变幻百端,就算此刻记得清清楚楚,霎时间局面便全然不同。

如此曲曲折折的划了一个时辰,未牌时分,遥遥望见远处绿柳丛中,露出一角飞檐,阿碧方才笑道道:“到了!这位公子,累得你帮我划了半曰船。”

闻言,李岩呵呵一笑,道:“不在意,不在意。”

阿碧艹起木桨,将船直向柳阴中划去,到得邻近,只见一座松树枝架成的木梯,垂下来通向水面。阿碧将小船系在树枝之上,忽听得柳枝上一只小鸟“莎莎都莎,莎莎都莎”的叫了起来,声音清脆。阿碧模仿鸟鸣,也叫了几下,回头笑道:“请上岸吧!”

众人逐一跨上岸去,见疏疏落落四五座房舍,建造在一个不知是小岛还是半岛之上。房舍小巧玲珑,颇为精雅。小舍匾额上写着“琴韵”两字,笔致颇为潇洒。鸠摩智道:“此间便是燕子坞参合庄么?”

阿碧摇头道:“不。这是公子起给我住的,小小地方,实在不能接待贵客。不过这位大师父说要去拜祭慕容老爷的墓,我一个小丫头可作不了主,只好请几位在这里等一等,我去问问阿朱姊姊。”

鸠摩智一听,心头有气,脸色微微一沉。他是吐蕃国护国法王,身份何等尊崇?别说在吐蕃国大受国主礼敬,即是来到大宋、大理、辽国、西夏的朝廷之中,各国君主也必待以贵宾之礼,何况他又是慕容先生的知交旧友,这番亲来祭墓,慕容公子事前不知,已然出门,那也罢了,可是这下人不请他到正厅客舍隆重接待,却将他带到一个小婢的别院,实在太也气人。但他见阿碧语笑盈盈,并无半分轻慢之意,心想:“这小丫头什么也不懂,我何必跟她一般见识。”想到此节,便即心平气和。

李岩和段誉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淡然一笑,却是浑然不在意。

阿碧将三人引进屋去,到得厅上,请各人就座,便有仆人奉上清茶糕点,李岩揭开盖碗,只见淡绿的茶水中漂浮着一粒粒深绿色的茶叶,像一颗颗小珠,生满纤细绒毛,端起来喝了一口,只觉满嘴清香,舌底生津。

鸠摩智见茶叶古怪,却不敢喝,这珠状茶叶是太湖附近山峰的特产,后世称为“碧螺春”,北宋之时还未有这雅致名称,本地人叫做“吓煞人香”,以极言其香。鸠摩智向在西域和吐蕃山地居住,喝惯了苦涩的黑色茶砖,见到这等碧绿有毛的茶叶,不免疑心有毒。但见李岩和段誉都喝了,自己若是不喝,未免有失风度,也只好端起杯来。

过了半响,等李岩和段誉二人将茶水和糕点都尝了个遍,鸠摩志才道:“如此便请姑娘去通知你的阿朱姐姐。”

阿碧道:“阿朱的住处离这里尚有二三十里水路,今晚已是来不及了,三位在这里住一晚,明曰一早我送四位去‘听香水榭’。”

鸠摩智道:“早知如此,姑娘直接送我们去听香水榭岂不爽快?”

阿碧笑道:“此处少有客人前来,好不容易遇到三位,当然得让三位来住上一曰。”

鸠摩智闻言,不由得为之大怒:“慕容先生当年对我也是客客气气,你一个小丫头竟敢戏弄于我?”

正在此时,后堂转出一个须发尽白的老人,手中撑一根拐杖,说道:“阿碧,是谁在这里大呼小叫的?”

鸠摩智向那老人道:“这位施主尊姓大名?是慕容先生的亲戚,还是朋友?”

那老人裂嘴一笑,说道:“老头儿是公子爷的老仆,有什么尊姓大名?听说大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