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多谢李居士援手!”四僧见到李岩,不由得又惊又喜,随之,其中一人奔离藏经阁,显然是向方丈禀报去了,其余三人对望一眼,急速散开,各自站定方位,却是隐隐间将阁内众人的逃跑之路全部封死。

“笑话!”李岩心中一阵冷笑,真的要走,在场的哪个又是你们能拦的住的?!但他却也佩服这些少林寺僧人的敬业,当下将目光落在鸠摩智的身上,嗤笑道:“这不是吐蕃国师,鸠摩智大师吗?怎么每一次见到你,你总是在人家的藏书密室之中呢!莫非,你偷学人家武功的臭毛病还没改掉?”

“你?!”若是换了寻常人,敢如此当面羞辱,鸠摩智又岂会容他,只是李岩曾经几次将他击败,鸠摩智自出道以来,从未如此惨败,正所谓余威尚在,饶是鸠摩智佛学渊博,也只气的脸色发青,却又敢怒不敢言。

慕容博当下连忙道:“萧大侠,你若是应允,我们方才的交易仍然算数,毕竟,萧大侠高居辽国南园大王之位,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曰尽忠报国,举兵南下,却正可为大辽立下不世功勋。”

萧峰踏上一步,昂然说道:“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曰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越说越响,又道:“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却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众人一听,都是吃了一惊,怎地窗外有人居然并不知觉?而且听此人的说话口气,似乎在窗外已久。慕容复喝道:“是谁?”不等对方答话,砰的一掌拍出,两扇长窗脱钮飞出,落到了阁下。

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

见状,李岩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一抹笑意,早在山门之外,他便感应到了一股隐晦的气息,深不可测,如今再次相遇,却是不由得生出一股奇异的涟漪来,当世两大顶尖强者终于面对面了!

却听慕容复又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慢慢抬起头来,说道:“施主问我躲在这里有。。。。。。。。。。有多久了?”五人一起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便是适才称赞萧峰的口音。

慕容复道:“不错,我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经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来了,前几年,那天竺僧波罗星也来盗经。唉,你来我去,将阁中的经书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甚么。”(未完待续。)

第241集:牛人说法

闻言,萧远山不由得为之大为惊讶,心想自己到少林寺来偷研武功,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个老僧又怎会知道?多半他适才在寺外听了自己的言语,便在此胡说八道,说道:“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

那老僧道:“居士全副精神贯注在武学典籍之上,心无旁骛,自然瞧不见老僧。记得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无相劫指谱》,唉!从那晚起,居士便走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萧远山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无相劫指谱》,知道这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了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难道这个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一时之间只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来借阅的,是一本《般若掌法》,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法华经》,一部《杂阿含经》,只盼居士能借了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