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在一定条件下,找机会和方式去除化解。享受这个隐藏在人们骨子里,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寻找机会的欲望,在特定条件下,是人们寻找自我平衡,忘记烦恼的自我消遣方法。哪怕是看场电影,吃上顿美餐,甚至吸上支开玩笑抢来的过滤嘴香烟,都会暂时忘记烦恼,给生活带来快乐和激情。

理发,无非是剪短头发、洗头和刮脸,短短的几十分钟,还要把头放进漂着一层别人毛发的池子里,等待蹂躏。虽然小县城里的理发馆,并不像大城市里的干净舒适,甚至没有专用的理发椅,可每当女理发员柔软的双手,在孙毅飞头上揉搓时,都让他有种安慰和放松的感觉,所有焦躁和压力,都会在这时得到缓解,身心也变得舒畅。孙毅飞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到底是精神作用,还是身体本能反应?这种在连队这个充满粗犷和野性的雄性社会里,根本不存在的感觉,他从没想去找出答案。可每当他感到精神压抑或不痛快时,不可抗拒的诱惑力,驱使他把自己置身于很可能引起非议,连队其他人不会光顾的环境里,花上几毛钱,奢侈的享受放松一回。

团长说的环境艰苦,到底有多苦?孙毅飞不清楚,只是一种隐约的感觉。以前,他见识过不少艰苦的地方,刚刚升任指导员,团长动员大会上特意强调的问题,还有来自连长邢志武的压力,都不能不引起孙毅飞的思考和焦虑,长期在这样的地方呆上几年,不便于向别人述说的压力和忧虑,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军中这个极为统一的群体里,搞点特殊化,出去寻找一个能放松自己,缓解压力的地方,便也无可非议了。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环境总是在有意无意的磨炼考验人,迫使人们在客观环境中,改变自己的个性,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没有谁能改变生存的大环境,尽管人们可以有条件挑选自己生存的小环境,但不管挑选什么样的环境,环境对人,仍然会严格遵循淘汰法则,适我者留,逆我者去。

还是孙毅飞当班长时,深秋的一个晚上吃过晚饭后,他来到连部,把几盒普通战士不常抽的香烟,放在指导员面前的桌子上,带着一副具有挑战的架式,对指导员说:“指导员,今天咱们能不能好好谈谈?作为一个战士也好,还是一个党员也好,我想我都应该把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次谈话,也许是你我最后一次谈话,如果你愿意,这烟足够你抽一个晚上。”

指导员躺在床上,头枕着双手,左腿翘在右腿上,舒舒服服的闭目养神,听见孙毅飞说话,无动于衷地抬起眼皮看了孙毅飞一眼,又闭上了眼睛。然而听到孙毅飞最后一句话,他立刻坐了起来,拿起孙毅飞买的烟看了看,不客气地打开一盒抽起来,浓浓的烟雾,从他的嘴和鼻孔里同时喷出。烟的刺激,让指导员有了愿意谈话的意思,他说:“烟不错嘛!到底是干部子女。你要谈什么?是你要复员的事吗?”

孙毅飞看着指导员品尝自己拿来的烟时,表现出的洋洋得意样子,内心有说不出的憎恶。但他今天来的目的,远比几盒烟重要,他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说:“是的!我已经当了五年兵了,今年你如果让我复员,我也就走了,如果不让我走,也许我永远也不会走了。所以有些话,在要走之前必须说出来,我不想留下遗憾和后悔。”

指导员边欣赏烟灰,品着香烟的味道,边用嘲笑的眼神,瞟了一眼孙毅飞,说:“你怎么知道?有这么严重吗?”

孙毅飞对指导员满不在乎的态度,内心的反感在加剧,话也随之尖锐起来:“你也不用揣着明白装糊涂,你我的明争暗斗,又不是一两天了,团工作组年年来连队,你的问题,我都和工作组反映过。你在连队搞老乡观念,发展亲信党员,多吃多占,问题已经很明确,还用我多说吗?”

指导员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克制住自己的态度,眼睛斜视着孙毅飞,说:“亲信党员,多吃多占?帽子不小啊?你有什么证据?再说,你不也入党了吗?”

孙毅飞说:“是的!我是入党了,正因为我入党了,我才更要直言不讳的向上级汇报连队问题。连队成了你一个人的连队,支部大会是你一言堂,连队哪里还有不同意见?再看看你近年来发展的党员,听听大家的反映吧!只要送礼,你什么人都可以发展成党员。我都奇怪,你一个指导员的人格和原则,只值几条烟和几瓶酒钱。”

孙毅飞不留情面的单刀直入,出乎指导员的意料,他有点按捺不住,脸上的表情变得难看,声音也随之放大,一副居高临下的口气,瞪着孙毅飞说:“我收谁的礼了?你不要信口开河!你的问题少吗?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