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然而,刘夫人再一次严重地低估了北平军的战力,她探知北平军在保定府城外呆了十数日,想当然地以为北平军已经陷入了久战不下的不利战局中,她哪里料想得到,北平军并不是攻城不下,而是压根就没想过要强攻。

这不,一万多骑兵集结完毕之后,只是带了十几门火炮,就以最快的速度向保定府城的方向奔去,而且出动的主力都是机动性最强的骑兵部队,他们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夺城!

没有达到目标,刘绾却也没有离开,依旧厚着脸皮跟在万磊的后面,她想看看北平军是不是真的能攻下保定府城,更想弄明白北平军的战力究竟如何。万磊当然知道她心里的小算盘,不过也懒得理她。

就在离北平军扎营地只有十几里的保定府城,城头上的守军并没有发现危险即将来临,他们站了一个晚上的岗,早就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很多小兵还倚靠在城墙边睡着了。

作为保定府城的镇守者,盛庸也是一夜未眠,因为他的幕僚告诉他,城内突然流言四起,说北平军屠杀城外百姓一事是谣言,这使得守军本来还同仇敌忾的军心大降。

为了挽回下降的士气,盛庸派人去捉散布流言的人,一个晚上的捉人和审问,人是关了一大堆,不过还是不能止住流言之风,反倒是让全城的军民都听到了相关的流言,甚至这些流言还越传越奇,各种荒诞不经的说法都有了。搞得全城的军民都人心惶惶的。

折腾了一宿,盛庸本打算等到天亮之后,就挑出几个刺头兵,游街示众一番,等到中午时分再斩首示众以定军心。不过这事还未来得及办,岗楼上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警锣声,他忙到城头上一看,好家伙,十几个骑兵方队立在城东三里外,密密麻麻的最少也有一万多人。

“传令下去,全军登上城楼迎敌,誓死也要保住城池!”一万多全副武装的骑兵出现,盛庸不用问也知道是北平军来攻城了。而盛庸也清楚部下的战力,知道出城野战是找死,据城为守或许还能抗住。

正当守城军慌慌张张地奔上城楼之时,北平军也开始散开了,十几个方队分出两个大队,分别向城北和城南而去,形成三面合围之势。保定府城四门之中只有西门外没有围军,不过盛庸见状不喜反忧。

所谓围师必阙,围城时故意留一个缺口,一来可以减弱守军的抵抗意识,告诉守军有逃跑的机会,没必要拼命。二是诱使困于城内的守军突围,好在野战中消灭守军。北平军如此精于此道,这让盛庸如何能不忧。

然而,盛庸的忧心是多余的,非常的多余!

北平军在形成三面合围之后,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派出一支千人队,举着大盾来到城楼前,城楼上的守军忙一通乱射,不过这些箭羽都被大盾给挡住了,伤不到盾阵中的人。

而出阵的千人队也没有直接攻城,阵中突然出现十几个老者,他们骑在高头大马上,齐声冲城头上喊道:“各位乡亲子侄,北平军是义军,屠杀的流言是假的,是官府骗你们送死的谎言,各位应当早早认清事实,不要再为无情无义的官府卖命!”

“假的?真的是假的?”城头上的小兵面面相觑,他们昨夜已经听到各种流言了,本来还不怎么信,现在又听到有一帮老头在喊,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不要听信贼军的蛊惑,再有乱言者,斩!”盛庸见四周的小兵人心思动,马上抽出长剑,喝令道。

“我们不是贼军,我们是本地各姓族长,我们的族人们,不要再听信官府的谎言,不要再为他们卖命,北平军是义军,他们会带咱们过上好日子的。”这些老者齐声喊道。

“放箭,用箭射死他们。”盛庸见军心更加动摇,长剑一挥,怒吼着下令。不过,众小兵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放箭,因为他们大多看认出了那些老者就是各自乡里的一些知名父老,他们还真下不了这个手。

“放箭,听到没有,马上放箭射死他们。”盛庸更急了,一剑直接砍倒身边一个小兵,城头上顿时鲜血四溅。众小兵见了,哪里还敢违令,只得弯弓放箭,不过这些箭羽软绵绵地飞出去,压根就没能射到谁。

老者喊完了话就被护送离开,只有几十个嗓门比较大的小兵立在城头前,齐声喊道:“一柱香时间,我军必破城门,大军入城之时,负隅顽抗者,杀无赦!从军者,请速弃兵甲请降;为民者,请速归自家,以免误伤!”

“不可听信贼军妖言,誓死守城。言降者,杀!投敌者,杀!”盛庸怒吼声刚落,城外就传来一阵轰隆隆的火炮声,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