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北平军实力确强,然观那人之情态,似乎不愿与我朝为敌,不然也不会广发声明,言明要停战。”另一个使臣道。

“北平军不愿意与我朝开战,恐怕还是另有原因。听说北平军与鞑靼部交恶,或许他们想集中军力对付鞑靼。”高惟善可没有老糊涂,早就明白这里边的道道。

“高大人所言极是,北平军与鞑靼交恶,无力于两线作战,与我朝议和,实是缓兵之计。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明主和,阴以战。”胡广建议道,这两天来他受人嘲讽,算是恨上了北平军了,恨不得鼓动明军马上攻讨。

“将计就计?”高惟善摇摇头,道:“朝廷刚刚平定叛乱,国库亏空,军乏民困,也无力再兴兵北征,朝廷派我等北来,也是要借议和为缓兵之计,争取几年和平,朝廷才有时间恢复国力。”

“嗯,高大人受虑为是,朝廷确实无力为战。皇上派我等北来,一是促成和议,二是借机刺探北平军虚实。现如今他们对我等并无防备之心,我等应当借此机会深入探查。”另一个行人穿扮的男子道。

“刘大人说的是,北平城内有众多新奇机巧之物,如那日行千里之火车,如能探知其秘,仿制为用,一可调兵千里之外,二可保粮饷不绝,仅此一项,就可大壮我朝威势。”那个御使穿扮的男子道。

“嗯,确实如此。”众来使也都点头附和,就连对北平军心有反感的胡广也连连点头。

正当这些家伙商量着怎么探取北平城机密之时,就在他们对面不远处的一座小阁楼中,正有两个人举着望远镜在暗中观察。而就在这些家伙下榻的套间下面,还有一个女子把一个铁筒贴在耳朵上,一边听还一边记录着,正是刘绾。

“早知这些家伙不安好心,不过也不怕他们偷奸使滑,先放他们出去走走,给他们吃到一点甜头,给他们一点希望,再让他们彻底地绝望。”刘绾旁边,还有一女子在快速地整理着这些对话记录,正是李绫。

“嗯,他们出门去了,让外面的人盯紧一点,别让他们走丢了。”刘绾一挥手,李绫马上走到窗户边,直接把窗帘拉开,对面的人看到了,拿出小旗挥动了几下,大街上几个原本还在闲逛的男子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看向酒店的出口处,出行的明使一出现,他们就远远地跟着。

“刘姐,麻雀出巢了,这就没咱们什么事了。”那女子一屁股坐到一张软软的大沙发上,舒服地伸了个懒腰,“这大酒店就是不一样,这么豪华的沙发都有,我什么时候也能买上一套啊。”

“你个死丫头,干活的时候不用心,整天就会胡思乱想。”刘绾笑着拍了下李绫的脑袋,由于上次绑架公主事件,李绫身份暴露,被调回北平,现在刘绾与她组成一个秘密行动队,专门搞窃听。

“刘姐你也真是的,小绯姐嫁得如意郎君,光财礼就有几千银元,买个沙发才几十银元而已,都不肯出,小气。”李绫扁嘴道,因为刘绯出嫁了,她就搬进了女红巷,与刘绾同住。

“那些钱都拿去买路债了,我现在也是身无分文。”刘绾一摊手,“你要是想买,就自己攒钱。”

“你傻呗,现在有闲钱的谁不买华远公司的股份?一年能有几次分红,包挣无赔。也就你傻乎乎地拿去买路债,那路债要两年才能取回,而且才有三成红利,也就只有那些没门路,买不到股份的人才买。你妹夫是华远公司的经理,别说你没门路。”

所谓的路债,其实就是一种国债,专用于铁路建设,所以称之为路债。与公司股份不同,路债由政府发行,分为两年期和五年期,所得的利息也不尽相同,不过有政府信誉保证,收益是稳定的,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小户人家热捧。

当然了,那些大商人就不屑于投资买路债了,毕竟收益太低,平均下来一年最多只有一成多的收益率,跟下金蛋一般的华远公司没法比。不过华远公司的股份发行量总不大,没门路的人还真买不到,而持有股份的人一般也不会转让。

也正是因为华远公司的股份是有钱也买不到,路债才有发行的市场。

“你懂什么,咱们是北平城公民,又是精忠卫,当然要带头支援铁路建设。”刘绾淡然一笑,她也是久经“战阵”的人,考虑问题比李绫远得多。

其实,不只是刘绾投钱支持铁路建设,北平城内赵家周家刘家铁家李家等豪门大族,也投了很大一部分钱支援铁路建设,因为对这些大家族而言,单纯挣多少金钱已经没有意义,他们追求的是垄断和控制。

而铁路,就是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最有效手段。万磊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