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按照万磊的计划,上下缅甸均归于缅甸民国,不过缅甸西部与北部与印度接壤的地区要归大华民国所有;另外,马六甲半岛本不属于缅甸,现在也归大华民国领土。同时,缅甸国内还要划出几个海陆交通枢纽城市给大华民国作为军事基地。

作为大华民国扶起的傀儡总统,刀世民倒也十分识相,对万磊提出的各个条款都不敢说半个不字,还正式签订了华缅互保协定,在这一协定中,缅甸国只能保有十万护**,缅甸国的国防由大华民国负责,大华民国将在缅甸留下不少于五万的驻军,甚至于缅甸民国的护**与负责治安的警察部队都要到驻军基地参加培训。

除了互保协定外,刀世民还在所谓的经济援助协定上签了字,根据这一份经济援助,缅甸国的铁路权归大华民国所有,大华民国商人可以在缅甸自由经商与创立实业,缅甸国对大华民国进出口的所有商品都免除关税。

除了军事与经济的渗透之外,万磊还插手了缅甸国的教育,在一份名为《华缅共兴协定》上,规定缅甸国的教育与大华民国接轨,以后中小学教育用大华民国通用的教材,各中学毕业生也参加大华民国的统考,优秀的考生可进入相应的大学深造,这是赤果果的汉化。

当然,除了那些咄咄逼人的同化条款之外,万磊还是给缅甸民国一些好处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缅甸国民可以自由进出大华民国而不需要经过移民局批准,这也就是说,缅甸人取得了大华民国准公民的地位,这可是很多人争都争不来的。

万磊给缅甸人准公民的地位,当然也是别有用心的,以后缅甸**量进入大华民国,就意味着出现大量的亲华派,相信用不了多久,缅甸的国民就要搞公投,决定正式加入大华民国,最终成为大华民国真正的一员。

第461章 大华梦(十)

真理在火炮射程范围之内,大华梦也需要钢铁洪流作为后盾。征缅军在三个月内就横扫缅甸全境,除了兵员素质过硬之外,大量装备的机械战车、自行火炮和枪枝,以及海量供应的炮弹与子弹也是致胜的关键。

自从柴油机研发成功,军事工业也随着进入大革新时代,高转速大马力的柴油机代替了蒸汽机,成为带动的机床的强大动力,这种新动力机床可以大幅度提升加工钢铁的能力,这使得枪枝与大炮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枪枝大炮的量产化,也使得北平军各军的热武器装备比例大增。

除了有大量大炮枪枝之外,弹药的生产步入了量产化。以前生产硝化棉硝化甘油等烈性火药所用动的浓硝酸都是从炼焦炉中收集的氨水制成,产量实在是低。

而高转速大功率的柴油机出现,空气分离机与空气压缩机有了足够强大的动力源,使得合成氨成为可能。其中,空气分离机利用深度制冷法分离得到液氧和液氮,液氧、液氮和石油提练后所剩下的渣油就是合成氨的原料。

其中,氧用于将石油提练后所剩下的渣油气化,而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以得到纯氢。空气压缩机将氢气与氮气的混合气压缩到高压,使它们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发生合成反应,最终得到氨气。

虽然现有的合成氨工艺有限,氮氢合成氨气转化率并不高,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不过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氨气实现了工业化量产,不再靠收集焦炉气获得。

华历六年五月,第一个大型合成氨生产基地落户在保定府城外,从华历七年开始,这个生产基地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高品质的氨气,而这个基地中还配套一个硝酸生产厂和一个氮肥生产厂,氨气先用以加工成浓硝酸,用以生产火药。而废料也被用来生产氮肥,与磷肥钾肥并列为广谱通用型化肥。

正是因为氨气实现了量产化,火药生产也步入了量产,成本不断降低,可以大量装备到军队,甚至在工矿作业中也大量运用。这一次征缅军就把成车成车的弹药拉到前线,如不要钱一般发射出去,怎一个猛字了得。

见识过征缅军如此威猛的火力,中南半岛上仅剩的南掌真腊和暹罗三个君主国的国王都不由得胆战心惊,生怕自己跟步缅甸诸国的后尘,成为被大华民国打击的对象。

而最让这些国王是揪心的是,他们想破了脑子也想不出能挡住如钢铁洪流一般的北平军的有效办法。各国国王与权贵惶惶不可终日,各国底层的百姓却蠢蠢欲动,开始向往自由平等的大华梦,没有谁天生就是下人,更没有谁愿意对人卑躬屈膝。

华历八年是大华梦发扬光大的一年,它在中南半岛上疯狂地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