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1/4页)

上官枚抱着玲姐儿往秘道里去,王妃顿住脚,说道:“枚儿,你此一去,便再难回头,你可想好了?”

上官枚听得身子微震,僵木地站住,回头愧疚地看着王妃道:“母妃,你……不恨我吗?”

王妃怜悯地看着上官枚,叹了口气道:“你本性不坏,只是命运不济,遇人不淑,如此困顿痛苦之下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母妃是能理解的,母妃只希望你能回头是岸啊。”

上官枚听得泪如雨下,抽泣着说道:“回不了头,丢了心,又怎么回头,母妃,太痛苦了,我舍不得他,舍不得啊,只要和他在一起,就算是死,我也无怨无悔了。”

王妃听得大怒道:“你就算跟他在一起又如何?他又有几分真心真情在你身上,你与他生活了一两年,难道还没看出他的真面目?他……不过是只禽兽啊,你此行一去,便与他一样犯有叛国之罪了,你可想过你的父母家人,想过疼爱你的太子妃,想过……玲姐儿的前途,你要抱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一起亡命天涯吗?异国他乡,难道真会有自己的家园好?”

上官枚听了哭得更厉害了,一边的侍画听了王妃的话也劝道:“主子,奴婢虽然听从了你的话,帮着你挟持了王妃,但王妃说的句句发自内腑,你……还是回头吧,世子的事情总会过去的,时间是最好的医治心伤良药,时日长了,你总会淡忘了的,你不是那恶毒之人,不要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王妃待你如亲生,你如此待她,确实不地道啊,主子,咱们回去吧。”

上官枚泪眼朦胧地看着侍画,抽泣着道:“你也这样说我吗?”

王妃走过去,将玲姐儿接过,放到侍画手里,轻轻地将上官枚拥在怀里,抚着她的秀发道:“枚儿,回去吧,母妃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回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前面,还有无数的可能等着你,或许,你换个角度看看,就会发现有新的,真正属于你的人在等着你呢,父王母妃都不是那迂腐之人,只要你过得好,我们就将你当女儿一样再嫁出去也是一样的啊,那个人,你就当他死了吧,而且,莫说他,就是你逃了的二叔,也不会有好下场的,与其将来跟着他一起下地狱,不如现在回头啊。”

上官枚听得终是忍不住,抱住王妃大哭道:“母妃,枚儿对不起你呀。”

站在一边的黑衣人越听越不耐烦,越听越不对劲,好不容易挟了王妃,若这上官枚再一反悔,不是要前攻尽弃了么?其中一个为头模样的人便喝道:“不要再叽叽歪歪磨磨蹭蹭了,快走吧。”

说着,便扯王妃的手臂,上官枚自王妃怀里抬起头来,喝道:“放手,我们不去了,你们放开我母妃。”

那黑衣人脸上露出一丝叽笑,对上官枚道:“世子妃最好不要乱动,在下看在世子的面上,不会为难你,但是,王妃是大王要的人,今天一定得跟着我们走。”

上官枚听得脸色一白,道:“你们……连我也要挟持么?”

“那是自然,既然好不容易来了一趟,自然是该带走的,能带走的人全都带走,只可惜,孙锦娘不在府上,不然,让你一并骗了过来,那此行的任务才算最圆满了。”那黑衣人说得狂妄得意,看向上官枚的眸子里露出一丝鄙夷,再也不迟疑,拖了王妃就往秘道深处走。

又有黑衣人来拉上官枚,上官枚却出奇的没有挣扎,淡淡地说道:“拉拉扯扯做什么,我原就是要跟着你们走的,这会子虽然有些反悔了,但终归我此去能见到相公,有希望在前头,我还是愿意去的,不然,先前也不会应了你们了。”

那黑衣人见她说得有几分道理,便让人松了她,只是看着,不让她乱走,几人在秘道里行进得特别快,七弯八绕的,好不容易出了地道,走进了一间屋子,王妃自暗处出来,眼睛有些不适应,但一会子后便发现,这屋子像是间书房,但看着像有很久没人打扫过,书房里灰尘之气很浓,透过书房的窗之往外看,心中不由一怔,那窗外的景致显示,这里竟然是东府。

冷华轩自从中了殿试第一,成了状元郎后,因着皇上对他太过猜忌,不信他还会对大锦忠心,便一直没有给他官职,闲搁着他,冷华轩也知道,这算是皇上仁慈了,以冷二的罪名,自己作为他的儿子,不会牵连入狱,已是大幸了,好在太子向来看重他的才华,一直在朝中力保他,他才得以过了几个月平安的日子,后来,他心知呆在京中没有出路,便主动向太子请缨,放任到离京三千里的一个小县去当个县令,以此眼不见为净,远离京城的纷纷扰扰,好生过平淡的日子,若在那里干出些业绩来,等二老爷的事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