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儿。三口儿因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此郓城县。不想这里的人,不喜**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在这县后一个僻净巷内权住。前几日,他的家公染了病,眼看没钱买药了,便想找些营生做。我思及这些日子押司卧病在床,家中也只是些公人伺候,他们又不知冷暖,便领她们过来,押司便雇她们去家中,缝缝补补,早晚伺候,总也用得着。”

宋江取出一锭银子,道:“我的伤已经好了大半了,平日并不用人伺候。我这里有十两银子,你们先拿去使用吧。”

王婆却还想着赚些钱,笑道:“便是日后用不着,这几日总也要人伺候。这婆惜是个知冷暖的人,左右县里也没人听唱,让她伺候你几日何妨。”

阎婆来之前便听得王婆说宋江这押司是县里头一号奢遮的人物,如今看到宋江随手便给了她十两银子,也思想着丈夫死后,二人在这县里更难过活,若是女儿能攀上这宋江,今后也不愁生活了。当下也道:“押司也给我们一个报恩的机会。”

宋江本不想家中多个生人,奈何二人百般纠缠,宋江也只好领着阎婆惜回了住处。

这阎婆惜也是个**人物,看宋江每日挥金如土,便使出那行院手段来撩拨宋江。

宋江平日少近女色,被阎婆惜撩拨了几日,便也把持不住做出那事来。

没几日,阎公病逝,宋江让人料理了,就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

第六十九章 祝家庄启衅

史进听到宋江养了阎婆惜也并没什么意外。

郓城县的人不喜风。流宴乐,梁山的喽啰更是以乡间百姓为主,更没什么人听曲。

除非阎婆惜愿意来东山开门接客,否则还得在郓城县找出路。

这一日,史进正在演武场和杨志切磋时,张青来报:“东平府设卡,严禁往水泊附近贩马。祝家庄也改作低价买马,碰到不卖的便说是我山寨细作,要扭送官府,已经好几日没人从北边来卖马了。祝家庄敲诈马贩,日后只怕也没人敢走东平府南下了。”

杨志正等着补充战马,好尽早组建他麾下的四队马军,听得张青这般说,不由问道:“这祝家庄什么来头,这般大胆,敢和山寨作对?”

史进道:“庄主祝太公早年曾在朝中做官,做到朝奉郎,因此人们都唤作祝朝奉,告老还乡没几年。膝下三子依仗家世,横行乡里,危害百姓。只是那祝家庄离这里有一百多里,因此山寨不曾去打他。去年山寨打了两个镇子后,这祝家庄便收买战马,操练庄丁,防备山寨。不过他们也只是高价买马,倒不曾敢对山寨不敬,今番莫非有了什么依仗?”

宋朝不称呼官员做大人,而是多以相公、官职相称。

时迁被捉,杨雄、石秀路遇杜兴,李应写信让家中副主管去取时迁时。

那副主管回来说他亲见朝奉下了书,无论是以祝太公的身份还是年龄,李家庄的副主管都不该直呼其名。

再有孙立去赚祝家庄时,也说卑小之职,何足道哉,早晚也要望朝奉提携指教。

这两处都可见朝奉是祝太公官职。

张青点头道:“哥哥猜的不差,据说祝家庄新请了一个教师,唤作铁棒栾廷玉,有万夫不当之勇。”

刚才在一旁看史进和杨志切磋的鲁达不以为然的道:“若是真好汉时,边关一刀一枪也能讨个出身,何用走一个告老的官员门路。”

史进记得水浒里栾廷玉飞锤打过欧鹏,也和秦明斗过,虽然不见得能赢秦明,但想必相差也不大,斗不过时也能走了。否则彼时梁山有林冲、秦明、呼延灼该能斗杀栾廷玉,也不用等到孙立去做内应才能建功了。

杨志道:“便是他真有武艺时,山寨弟兄也不输给他。祝家庄敢和我山寨作对,好歹去破了这庄子。”

他倒是不觉得走谁门路便是没本事,世道如此,想在朝中为官便要做些妥协。他先前也想走梁中书门路,只是被晁盖等人断送了。

史进点头道:“若是不破了这祝家庄,还不知有多少人要和我山寨作对。史柱,让人击鼓请众头领来。”

“是。”

一旁伺候的史柱应了一声,拔腿跑到聚义厅前,让厅前守卫的喽啰敲起鼓来。

“咚咚咚”

史进和几个头领在雄浑的鼓声中进了聚义厅,不多时,众头领便纷纷来到。

“咳咳咳”

说了些闲话,看众人都到齐了,史进便清了清嗓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