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前世李明清成天唠叨陈竹不吃苦不肯念,这一世陈竹发奋了,她又心疼得很,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小竹,不然这芭蕾就别学了吧,太辛苦了。”李明清来接陈竹的时候,看到不少练芭蕾的小女孩都在哭哭啼啼的,闹着不学了,太苦了。

“没关系,这个学期坚持学完,二年级我还想学一年,以后就不学了,芭蕾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气质呢,等四五年级以后肯定就忙了,我怕到时候想学都没时间了。”

“你才多大啊,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这么大的小孩怎么有这么多想学的东西啊?”李明清给她买了一串糖葫芦。

陈竹前世二十几岁了还是爱吃糖葫芦,所以糖葫芦成了她唯一不排斥的零食。

“大家都在学嘛,还有同学学钢琴、小提琴,我也好想学乐器呢。”陈竹舔着糖葫芦,羡慕地说。

“以前你爸不是给你买过一个电子琴,你才玩了一个月就不喜欢了。”

“妈,那个是玩具琴啊,和真正的电子琴哪里一样啊,和钢琴比更是差得远了。”陈竹前世上大学后学了两三年钢琴,虽然也只是很皮毛地会弹几首曲子,但是对钢琴的喜爱却是发自内心的。

“好啦,饭要一口口吃,你现在学的已经够多了,再学乐器就真是贪多嚼不烂,不仅乐器学不好,还把画画和书法给荒废了。”李明清坚决地说。

陈竹也没继续坚持,毕竟乐器和书法、画画不一样,光买乐器就要花不少银两,爸爸妈妈手上不宽裕她也是知道的,还是等弄到《哈利波特》的稿费再说吧。

在宣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认认真真地署上名字日期,她细心地吹干墨迹。

李明清正好走进房间,“这八个字写得不错。”她点头赞道。

“要是有个印章就好了。”陈竹遗憾地说。

“行啊,妈妈明天就去楼下印章店给你刻一个。”

“算了,”陈竹摇摇头,她前世也在那里刻了一个,上书规规矩矩两个正楷“陈竹”,简直就是银行取款用的嘛,根本不能用在书法上,啥时候有机会找人教她篆刻就好了。

“这八个字是准备送去参展的?”

“是啊,妈,你看行吗?”

“还不错,你就这水平了。”李明清半损半夸。

陈竹噘着嘴,“老师说我楷书还不错,下学期可以开始学隶书了。”

李明清摇摇头,“隶书你在家学得差不多了,再说我也可以教你,还是先把楷书的基础打好,为以后学行书、草书打基础。”

陈竹点点头,毕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行书才是最重要的,她又不想成为书法家,只是想要面子而已。

周六下午李明清特地请了假陪着陈竹去少年宫,这次比赛的地点在福海师范,离市一小很近,市一小大部分老师都是福海师范毕业,但是在九十年代末的福海师范就被福海师院吞并了,中专升级为大专。

陈竹参加的是国画组,李明清帮她拿着笔墨纸砚,颇有些书童的架势。

这次的比赛没有命题,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因为时间有两个小时很充分,陈竹已经构思好了,准备了大三尺整张的宣纸,参加比赛的小朋友们大都是用二尺斗方,很少一部分用的是二尺整张。

像陈竹这样大三尺整张的(大概是六十九厘米乘以一百厘米),还是唯一一份,纸一铺开就吸引了无数目光。

出名要趁早,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然没有办法参加两个比赛,那无论如何也要弄个考前的名次回去,才不枉重活这一遭。

李明清在教室外看得有些紧张,她是知道陈竹的水平的,今天陈竹要画的这一幅画,也在家中练习过,她还是有信心的,但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她心里又没底了。

陈竹却不慌不忙地研着墨,深吸了一口气,她今天准备画一丛红梅,心中早已有了腹稿,省去思考的时间,直接就落笔了。

以较深的墨色,画出第一层次的干和枝,再用较淡的墨色,以侧锋入笔,画出第二层次。

接下来点花朵的颜色,红梅可以用朱砂或者朱磦两种颜色,朱砂颜色热烈而沉着,点出的红梅雅致含蓄;朱磦则火红明快,点出的红梅生机盎然,色调热烈。

陈竹斟酌了一下,她所要配上的诗是林逋的《山园小梅》,整幅画呈现的是红梅的清洁高雅,还是用朱砂更为合适。

用淡墨勾圈第二层次的花朵,用浓墨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