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因为字写得好,出黑板报的苦差事就落到她头上了,宣传委员宋阳负责画画,她就负责写粉笔字,板报的内容全是由老师指定。

大都是一些校规、歌谣、名人名言之类的,陈竹有点小恐高,站在那看上去很不牢固的长条凳上写字,心里非常没有安全感。

宋阳就不一样了,跳上跳下很是活泼,能被老师选中出板报,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陈竹这一手好字就搁在黑板上供同学们瞻仰。

两人出完板报后,万孟华过来检查,点点头表示满意,两个小孩子的领悟力很好,除了刚开始几期板报她有在一边指点修改以外,后面这几期她都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效果也很不错,她已经在考虑过一段时间连内容也让这两个小家伙去定。

“宋阳、陈竹,过一段时间有个板报的评比,你们回去多费点心琢磨一下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班的黑板报赢过其他班级。”本来二年级的板报,大都是依靠班主任老师,但万孟华对这两个小孩子挺有信心的。

“大概是什么时候?”陈竹对黑板报这东西挺没有底的,因为前世字写得太差,这种板报宣传离她太遥远了,也很少去关注。

“应该是在秋游之后吧。”现在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在秋游上,除了毕业班的同学之外,小学生们每个学期都有一次春游或者秋游,像他们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最为无聊,几乎都是在市区的一些公园里转悠。

但除了陈竹以外,所有的孩子们对秋游都很期待,老师们也如临大敌,这么多学生外出的安全问题很值得重视,所以出门之前,学校内部已经开了无数次会强调,弄得老师们也是烦不胜烦。

秋游是什么?就是背一书包零食到公园里去吃。

秋游是学生们的狂欢节,平时就算是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也没办法天天吃这么多零食。

这次秋游的地点就在陈竹新家对面的公园里,好在上了二年级,不用小朋友们手牵着手,她也毫不特殊背了整整一书包零食,好在经常发一些小文章,手头还算宽裕。

等老师宣布自由活动,大家就纷纷打开书包吃东西了,陈竹大方地把书包里的糖果、虾条、饼干之类的零食分给同学们,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是垃圾食品,对小孩子们来说可是再好不过的零食。

她自个捧了个外婆为她准备的饭盒,里面装了洗好切成片的各种水果,再配上这个年代独有的不加糖的蜂蜜水,实在是又滋补又养颜。

我之蜜糖,人之砒霜。小孩子们没几个爱吃水果的,特别在这个可以狂吃零食的日子里,看到陈竹自己捧着水果吃,却把好吃的零食让给其他同学,一些纯洁热情的同学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在回去以后的作文,《记一次有意义的秋游》中,有位同学写到,“陈竹同学把书包里好吃的东西全部分给了大家,自己却捧着饭盒吃起了水果,我很佩服(拼音)她,她这种雷锋精神(拼音)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作文居然还被作为范文,听完老师的朗诵,陈竹当场就斯巴达了……

有的时候陈竹在想,重生这一遭,带了太多成年人的思想,似乎丧失了很多作为孩子单纯的快乐,不再为了一朵小红花开心,不再为了一颗糖而高兴,无论对什么事似乎都是一种冷冷的旁观态度,这究竟算好还是坏?

但无论如何,她还是感谢老天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只要能让家人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陈琪和李明清出差回来第一件事是把陈竹接回家,第二件事则是检查她的功课。

“不错,还挺自觉的。”李明清高兴地摸摸她的头,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作业情况都让她很满意。

“那个翁编辑有和你联系吗?”李明清突然想到,陈竹的书马上就要出版了。

“没有啊,不过我已经开始写第二部了。”不过这第二部她可不打算这么快拿出来,好像九十年代初期的稿费低得很,写第一部的目的是赚一架钢琴,第二部嘛,如果不急着用钱就等过几年再出,“妈,拿到稿费以后我想买台钢琴。”

李明清愣了一下,她满心沉浸在陈竹出书后将给他们家带来巨大名声的虚荣中,钱这事还没怎么考虑到,根据合同陈竹这次能拿到两万多的稿费,买台普通的钢琴倒是够了。

“小竹,你怎么突然想学钢琴?都小学二年级了,以后学习任务会越来越重,有时间吗?”李明清就担心她业余爱好太多,影响了学习,“不然芭蕾课别上了?”她一直觉得这门课没什么实际用处。

“嗯,这个学期学完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