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陈竹在老人身边长大,对老人的脾性都很了解,说笑得体幽默很让老人喜欢,不做作又贴心得很,很多话都说到老人的心坎上去了。

“怪不得人家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你爸妈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让人羡慕啊。”唐平感慨着。

“我这棉袄怎么就不贴心啦?”陆连娜不满地嘀咕。

“你是让人操心的旧棉袄。”难得陆成筹也幽默了一把。

“可不是,”唐平重重地叹了口气,“我现在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这孩子了,一把年纪了,还和个孩子似的,怎么就长不大呢。”

“在你们面前我无论多大都和孩子似的,长不大才好呢,青春永驻。”陆连娜满不在乎。

“就知道贫嘴,”唐平白了她一眼,“小竹,明晚在歌剧院有《费加罗的婚礼》,你陪我去看吧。”喜欢音乐的陈竹很对唐平的脾性。

“好的呀!”陈竹满口答应,“是我们国内自己排的吗?”

“是啊,是音乐学院自己排的。”

午饭后,陆连娜无意在家中多待,而陆成筹夫妇也要午睡,陈竹便起身告辞了,唐平对这个小姑娘又爱又怜,一直拉着她的手。

“小竹,以后每周六没什么事的话就到家里来吃饭,家里的饭菜总比食堂的好一些,你来了我们也能热闹点。”陆成筹在一边发话了。

陈竹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同情,两位老人和她不过就是第二次见面而已,对她却是好得没话说,此刻的陆成筹哪里是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不过是个和蔼慈祥的老爷爷罢了。

英雄一生,迟暮之年也只有老伴陪在身边,其实老人家是最渴望亲情的,虽说子女个个争气有出息,但那种寂寞还是一直围绕着他们。

生活中突然出现陈竹这么个充满朝气的小姑娘,和他们叨念着最平凡的大学生活,迎新晚会,社团招新,食堂打饭排队……这一切都是他们不曾接触到的,陆彦这个闷葫芦也从来不会和他们沟通这些,而平凡生活中是市井细节却是最打动他们这些人的。

高处不胜寒,有几人能够了解体会呢?

陈竹知道两位老人也的确是平日太寂寞了,虽然也各有各的交际圈,但和年轻孩子们的接触却是很少,现在有几个年轻人喜欢成日陪着老人家闲聊呢?心里想到自己的外公外婆也是一阵泛酸。

因为对外公外婆的爱,让她格外能体谅别的老人,不能在外公外婆身边尽孝,也将这份感情转移到了别的老人身上,何况眼前这对老人是陆彦的爷爷奶奶,于是便笑着答应了。

陈竹本来想回学校的,后来一想自己买了车却不会开,实在太不方便了,干脆把莫兰叫出来,陪她好好练几圈车。

晚上回到学校吃完晚饭,三位舍友还是不见踪影,一向不喜欢去教室和图书馆那种人多的地方自习,一个人在安静的宿舍里看书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开学没多久她就明显得感到一股压力,因为北方大学的学风太好了,同学们也都是各个学校的精英,每一天大家都在卯足了劲儿苦学,智商高、学识广博的同学更是有如过江之鲫,在这样的地方想要像过去读中学那样优哉游哉地混日子是不可能的。

工作、学习、社交、自身素质的提高……每一项都是个巨大的压力,在她身后鞭策着她,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不够,真的不够,她多希望一天能有四十八个小时!

现在的她仿佛又有了当年读小学的时候的拼劲,连懒觉都不睡了,虽然基础课中英语和政治都不需要操心,但大一的课程以数学为主,而高数却是她最恐惧的,在这上面耗费的时间不少。

而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她从小就一直有在留意阅读,加上她惊人的记忆力,底子比一般的同学都要好,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她就如海绵一般饥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但学而不思则罔,对于她来说思考有的时候比阅读还重要。

华迅的重担如今都落在她的身上,事业拓展部刚成立不久,面临的一个项目就是SNS的网站建设,陆彦在美国已经把网站架设好了,并在他的学校悄然运行,而同时她也必须考虑国内这一部分网站开设的时间了。

策划、预算、报告每一项都等着她去审阅,新兴的科技型公司与传统制造业不同,一招错,全盘输,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被人抢了先机。

有的时候也会感慨,怎么老家的“淑女主义”能够经营得那么好,也不见大姨夫和小姨他们有这般紧张,仿佛推上轨道之后,企业就能自己运行开去,如今的“淑女主义”在国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