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第七章 劫后余生

拓跋濬和冯昭仪等人皆笑逐颜开。

“不!陛下,奴婢愿意为陛下守夜!”冯淑仪猛然跪地,笑声戛然而止。

“淑仪妹妹,你这是为何?”拓跋濬不解。

“哦?朕已经免了你的责罚,为何你还自请罪责,坚持要为朕守夜呢?你可知守夜有多么辛苦?”拓跋焘心里也是糊里糊涂,又拿出'辛苦'震慑。

冯淑仪无动于衷,放言道:“陛下足智多谋,聪明雄断,常常不顾个人安危,周旋于险夷之间,先后平定了秦陇、辽海、河源,后又西吞河右,东举龙碣,戎马一生,连骑百万,最终统一了北方割据之势,使百姓不再颠沛流离,安居乐业。能为这样尽心尽力的陛下守夜,实属奴婢的荣幸,又何来'辛苦'一词。所以,奴婢愿意为陛下守夜!”

“说的好!”拓跋焘拍案而起,又感慨道,“朕这一生,征战四方,打过了无数的仗,不知杀了多少人,也不知流了多少血,更不知到底战了多少个春秋,总而言之,这个天下来之不易。你能体谅朕的苦处,可见你也是个至孝之人,你能体会黎民百姓的感受,又可见你是个至善之人。倘若不是你年纪小,也能算得上是朕的知己了!既然你愿意为朕守夜,那朕就准了你。”拓跋焘打心眼里越来越喜欢这个冯淑仪。

“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说了半天,朕竟然忘了问你的名字。淑……什么来着?”拓跋焘一时语塞。

“回陛下,淑仪,奴婢名叫冯淑仪!”冯淑仪认认真真的说到。

“冯淑仪……”拓跋焘念叨了一遍,紧接着又说,“你为罪臣冯朗之女,顶着这个名字,在宫中定会遭到他人冷眼,不如朕赐你一名,如何?”

“奴婢谢陛下厚爱!”冯淑仪见喜事连连,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跪下身去,高兴的说道。

冯昭仪与拓跋濬皆为冯淑仪高兴。

“臣妾也替她谢过陛下!”冯昭仪明白这名字重要性,那可是相当于一枚免死金牌。

“不知道皇爷爷想给淑仪妹妹赐个什么名字?”拓跋濬早已经将刚才的凶险忘到了九霄云外。

拓跋焘思忖片刻说:“古人有言,'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意境清幽,自然脱俗,更是给人遐思。朕见你容貌出尘,不如就取'清如'二字用作闺名,你觉得如何?”

未等冯淑仪张口,拓跋濬却抢了话道:“冯清如……霜月清如水,水清如霜月。正适合淑仪妹妹的清丽脱俗。甚妙!甚妙!”

“臣妾也觉得很好!陛下真是才思敏锐啊!”冯昭仪也说出自己的感想。

“奴婢谢陛下恩赐!”冯淑仪谢过拓跋焘。

“你这'奴婢'的称呼也改改吧!”拓跋焘有心恩赏冯清如,不仅是因为冯清如今日出色的表现,更因为拓跋焘自己愧对于冯朗一家,他想通过厚赏冯清如,减少自己的罪。

拓拔焘接着说道:“你乃皇族后裔,姑姑又是朕的左昭仪,再加上你生为长乐人,朕想,朕便封你为长乐郡主吧!待遇与其他郡主无异,不日,朕便命人拟旨。往后,你就陪着濬儿去学堂读书去吧!”

这天大的好事,吓傻了众人。

“奴婢遵旨!”冯清如慌了神,喜出望外。

“怎么……?”拓跋焘又质问道。

“哦!清如遵旨!”冯清如马上醒过神来答道。

“好了,朕还有政务要忙,就不在此耽搁了!你们姑侄二人好好聊聊,说些体己话,不必送朕了!”说罢,便遣退了武士,将欲离开。

看到在一旁并未有意离开的拓跋濬,拓跋焘又严厉的说道:“你也跟朕一起走!回去再教训你!”

“哦……”拓跋濬耷拉个肩,垂头丧气的回道,便跟在拓跋焘的身后准备离开。

拓拔焘才刚起步,拓跋濬便偷偷跑回冯清如的身边,他对着冯清如耳边轻轻的说道:“我会再来看你的!”说完,拓拔濬便又悄悄的跑回拓跋焘身后去,时不时的回头观望,恋恋不舍。

见拓跋焘携人离去,冯昭仪速速扶起冯淑仪便往堂上走去,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冯昭仪仍是心有余悸的说道:“刚才可真是吓死姑姑了,还以为你真的要被……还好,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姑姑不要担心了,我现在不是已经没事了吗?”冯清如安抚着惊魂未定的冯昭仪。

“其实刚才我也很害怕!可后来就想,死就死了呗,还可以见到爹爹,也就没那么害怕了。”冯清如还打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