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李姑娘。”抱嶷恭敬的行了个礼,他亦是对之感恩戴德。

“不辛苦,能照顾陛下是奴婢的荣幸,何况清儿妹妹不在,奴婢这个做姐姐的更应该替她照顾好陛下!”李萌生也是认为,冯清如已死。

拓拔濬的脸随即黯淡了下去。

“陛下,奴婢失言了!”李萌生连忙行礼谢罪。

“没事!时候不早了,朕该去上早朝了!朕先走了!”拓拔濬头也不甩的拂袖而去,只剩李萌生呆呆的端着热水,欲言又止。

看着水中花样的容颜,李萌生只恨春风不解风情。

第四十二章 美人出浴

拓拔濬心中有几分怨气,一路疾走,前往寿安宫。

抱嶷左右追赶不上,便一路小跑着一边说道:“奴才看,那李姑娘对陛下是真心真意。眼下陛下被逼纳妃,不如考虑考虑她,这也不妨是一条出路。”

拓拔濬听到此言猛然停脚,转脸相向,抱嶷却吃了个趔趄,与拓拔濬撞了个满怀。抱嶷年长拓拔濬几岁,自小便待在拓拔濬身边,拓拔濬身边没什么朋友,便早已将抱嶷当作兄弟一般。

听了这番话,他又气又恨,怨抱嶷不明白自己的心思。

拓拔濬一脸凝重的说道:“朕的心里只有清儿!”

抱嶷又辩解道:“这奴才都知道!可陛下,您现在可是皇上!自古以来,哪个皇上的后宫不是佳丽三千,妻妾成群?陛下现在一个不娶,僵持着,也不是办法啊!”

拓拔濬拗不过抱嶷,只佯装生气的说道:“朕现在只想着清儿,只想着她!你再敢多说一句,朕就命人将你拖下去,打上六十大板,看你还多嘴!”

抱嶷连忙捂住自己的嘴,不敢再多说一句,安静的跟在拓拔濬身后。

不时,便来到了寿安宫。

一鹤发童颜,云鬓高挽,头戴金冠的老妇人,正在席上品茶。这便是保太后。

保太后原是拓拔濬的乳母,因为照顾拓拔濬多年,劳苦功高,拓拔濬感念恩德,便奉其为当今的保太后。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拓拔濬双膝跪地,行大礼。

“快起来吧!到哀家这里坐!”保太后面带微笑的说道。

拓拔濬随即起身上座。

“这是今年新进贡的龙井,你尝尝!”保太后刚说完,一女婢眼疾手快,提起茶壶,沏满茶水。

拓拔濬一饮而尽,并未品出有何不同。

保太后见拓拔濬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关切的问道:“陛下,可是有什么心事?为何脸色不好?”

“哦!回母后,儿臣并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朝臣整日无事生非,互相猜忌,令朕烦忧而已。”拓拔濬连忙找了个借口。

保太后慢慢的端起茶水,细细的品尝着,而后说道:“这朝廷上的事,就像这杯茶水,大火是烧不好的。你得有上好的茶叶,还要配上这慢火煮出来的白水,才能算是一杯好茶!陛下只要

找好茶叶,再去慢慢烧水,迟早会沏好茶的!”

保太后的话意味深长,拓拔濬揣摩几番,继而说道:“只是朕有心煮茶,却奈何找不到好的茶叶啊!”

“哀家的两个儿子,不日便会来到京城,我想他们肯定会为陛下竭尽全力的。”保太后淡淡地笑道。

“儿臣明白了!”拓拔濬明白保太后的深意。

拓拔濬应允之后,便只坐了一会儿,便转身拜别。

回来的路上,拓拔濬又一路疾行,抱嶷心中很是纳闷,不知自己又如何招惹了拓拔濬,便无奈的问道:“陛下,为何又走这么快?”

近了太极殿,拓拔濬放慢了脚步,凭栏眺望,看着偌大的皇宫冷冷清清,不禁心中又为之一痛,悲伤的说道:“清儿,你知道吗?朕好想你!”

仙人谷。

浅浅的青堤,淡淡的花香,阳光下折射出柔美的光轮,一座古朴精致的小木屋便坐落在山谷深处,屋前还拴着一匹白马,马蹄之下尘埃未定,仿佛是主人刚刚进了屋。

屋内,明亮通透,一尘不染,陈设简朴却一应俱全,看起来像是有人一直在住。两个男人正立于房中谈论着什么。

忽而,一串串轻柔的声音如同珠玉一般传来。

“王爷,陛下派我来问郡主的消息。”青衣男子开口说道。

“知道了!你去回禀陛下,本王还没有找到郡主,等找到了,本王会派人通知他!不需要再派人来回奔波了!”

此人面如冠玉,鼻如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