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1/4页)

“臣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他一连三叩首,却仍是无法表达心中的喜悦与激动。

这可是相当于当朝首辅的地位,他怎能不高兴?

然而,就在李惠高兴地要上天的时候,源贺却与身边的几人对视了一眼,徐徐地走上前来。

源贺走到殿中,双手作揖,面无表情地鞠了个躬,而后不缓不慢地说了起来。

“陛下!此前之事,臣并未曾听说,但臣知道,参与军政乃是机密要事!凡参与者,不仅要身经百战、阅历丰富,还要经过太后的同意。这南郡王从未出过征,又没经过太后的同意,如果陛下执意要让其参与军事,恐怕会有些不妥!臣怕~这朝堂上下,会有人不服啊!”

源贺一语中的,尖锐而又信服地让拓跋弘无言以对。

(未完待续。)

第512章 势均力敌(求月票)

他说的问题确实都是事实,而拓跋弘不能罔顾事实,不顾及其他朝臣的感受。

这时,尉迟元听见源贺的话,急忙会心地响应了一声。

“对!臣第一个就不服!臣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才混的上参与军事的官职!这南郡王算个什么东西,一场仗没打过,就想掌管军机!做梦呢他!”

他刻意装作一副居功自傲的嚣张模样,破口大骂。

这时,一直在队列后面沉默围观的鲜卑亲贵拓跋他,高声插了一句。

“对!区区一个汉官,怎能与我鲜卑亲贵为伍?臣也不同意!”

他并不是有心要力挺源贺与尉迟元,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偏见,看不惯汉人当得如此要职,所以才故意阻挠此事达成。

然而,当事情涉及到鲜卑与汉人的关系,就变得另升了一个层次了。

“汉人怎么了?太后不就是汉人!太后常说鲜卑与汉人同是一家,主张我们汉官与鲜卑亲贵同起同坐!南郡王身为汉官,为何不能参与军机大政?”支持李惠的真定侯万安国反驳说道。

“对!令公和时文侯(高闾)不就参与大政了吗?”娄提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他与李惠是统一战线的人,当然会力挺他自己支持的人。

“那他们是经过了太后的同意!”

尉迟元见娄提拿高允与高闾说事,急忙义正言辞地反驳了一句。

冯清如同意的,谁敢胡乱评论?

此时,一直在静静听着支持着与对方吵闹地李惠,向身边反对自己的尉迟元,别有深意地说了一句。

“尉迟将军为何总是左边一个太后,右边一个太后?在陛下的面前总是提起太后,恐怕不妥吧!”

他明里暗里的,都在挑拨尉迟元、源贺等人与拓跋弘的关系。

既而,李惠的支持者也开始抓住尉迟元的把柄不松口了。

“尉迟将军,你这样藐视陛下,可是犯了大忌!纵使尉迟将军征讨柔然功不可没,那也不该居功自傲吧!”

“哼!仗着自己是鲜卑亲贵,净是目中无人!”

有些人开始看不惯尉迟元的行径,冷嘲热讽。

“什么目中无人!你们汉官本就该比我们鲜卑亲贵低一等!”

“对!低人一等!”

“低人一等!”

以拓跋他为首的几个鲜卑亲贵与支持李惠的几个汉官,在朝上吵闹了起来。

两边人对此,越吵越凶,越吵越离谱。

此时,高允见两边势力吵得如火如荼,根本就无视了拓跋弘的存在,急忙上前摆了摆手,用一种低沉而又极有穿透力的嗓音制止了两边。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就事论事!一码事归一码事!不要把这事与血统贵贱一事混谈!”

他们只是在讨论李惠该不该当这个官,并没有想要牵涉到鲜卑与汉人的********上。

这回,吵闹的几个大臣听见高允的话,都知趣地闭上了嘴,傲娇地昂起了头。

他们谁也不服气,就服气高允。

高允身为汉人,却是朝中少有的德高望重的人物,所以,这几个汉官没有不敬的道理,而高允身为汉人,因为自身的谋略与智慧,又得到几朝皇帝的重用,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还结交了不少的鲜卑贵胄,所以,这几个鲜卑亲贵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高允一出面,立马制止了乱作一团的局势,可他制止了是制止了,却仍旧没有止住汉人和鲜卑亲贵之间无情的战火。

“反正~南郡王为人忠诚,为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