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从十七世纪起,《周易》就到西方学者的关注与喜爱,尤其十八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根据法国传教士白晋寄给他的《易》图资料,发现了六十四卦的二进制奥秘,使《周易》在世界科学史上显示了出诱人的魁力。

国外“易学”研究组织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如美国的“国际《易经》学会”、“《易经》研究会”、“东方文哲精华学会”、“《易经》考古学会”等,并出版了《周易网罗报》等。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上古祖先的声音《尚书》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史书。

古人“尚”与“上”通用。“尚”即上古,“书”即记录在竹帛上的历史。“尚书”即“上古的史书”,也有“君上之书”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中说:“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

《尚书》所记始于尧、虞、舜,中历夏、商、周,终于春秋中前期的秦穆公,跨度1500多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是来自上古祖先的声音,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一、扑朔迷离话古今

《尚书》成书于春秋末年,由孔子编纂而成。

其时,正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深感不安,他一边搜集整理古藉,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一边讲学授课,把上述六种典籍作为教材向弟子传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一思想、令行禁止,他在李斯建议下,大举焚书坑儒。除医药、占卜之类的书藉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写、不是官家所藏之书,统统在三十天内焚毁。

《尚书》自然难得幸免。

当时,济南有个姓伏、人称伏生的人,曾在秦朝做过博士,有一部私藏的《尚书》。秦始皇下令焚书时,他偷偷将《尚书》藏在了家中的墙壁内。

过了七八年,待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结束,“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史记•儒林传》),其余数十篇朽折散绝,成了残文断简。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伏生就用这部不全的《尚书》讲学于齐、鲁之间。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十分注重搜集整理古籍。他听说伏生有一部《尚书》,就派掌故官晁错前去搜集。

此时的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不能进京,而《尚书》也早已破烂残缺。晁错只好住在伏生家中,由他口授讲解,自己一一记录。

伏生所藏《尚书》是用什么文字写成,已不得而知,但晁错记录时所用文字却是当时通行的隶书,于是被称为今文《尚书》,成为官方定本,并通行于世。

后来,一些传经者为使大家尊信,竟将今文《尚书》说成原本就是二十九篇。因为二十九取法于天象,即北斗星加二十八宿之数。

武帝末年,分封在曲阜的鲁恭王刘余,因扩建宫殿拆除孔子旧居,在墙壁中发现了几部古书,其中一部即是《尚书》。由于这部《尚书》是用先秦字体书写,故称为古文《尚书》。

所谓“古文”,其实就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赶紧将这些古书交还于孔子的后人孔安国。

孔安国将古文《尚书》和通行的今文《尚书》比对,结果多出十六篇。顿时如获至宝,毕恭毕敬地献给了皇上。

由于古文《尚书》语言佶屈聱牙、字体奇异难辨,一时无人通读,朝庭只好封压起来。

直到成帝时,经学家刘歆领校皇家藏书,用古文《尚书》校勘今文《尚书》,校出今文《尚书》脱简及异文若干,便向皇上建议推行古文《尚书》,可是立即引起众人不满,并由此暴发了一场今、古《尚书》之争。

今文派继承了先秦诸子遗风,思以其道易天下,主张通经致用,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研究其历史、政治;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他们要负起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留心在章句、训诂、典礼、名物之间。

其间,古文《尚书》还出现了“河间献王本”、“中秘古文本”、“张霸百两篇本”、“杜林漆书本”等。比较流行的是“杜林漆书本”,因为该本没有“佚书”十六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