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氩豢扇獭!�

王爷含笑看了他一眼,道:“姐夫今日来,原来是为的这件事么?”

驸马道:“正是,九弟一向与那张好古不合,今日在朝议上却不发一言,只在一旁作壁上观,不知是何道理?”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四十五章 降职

王爷笑道:“姐夫有所不知,早在昨日,皇上便召了伯颜老匹夫前去商议,定要在朝议上赦免张好古的死罪,就算小弟抵死相谏,也是于事无补。”

驸马怒道:“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张好古从庐州得胜回来,让皇上继续为他加官晋爵吗?”

王爷道:“姐夫稍安勿躁,依小弟看,张好古庐州之行,未必顺利。”

驸马道:“皇上此次派出五万蒙古骑兵,而且全是精锐中之精锐,徐得功手下不过三万乌合之众而已,张好古若要剿灭他们,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王爷道:“张好古本是汉人,上朝以来,一直尽心为汉民办事,此次庐州造反的全是汉人百姓,张好古心地仁慈,定然不肯出兵镇压他们,就算被迫出兵,也会对叛军手下留情。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联合其他朝中重臣,一起向皇上上折,治他一个贻误军机,私通叛匪之罪。”

驸马想了想道:“若是张好古出兵将叛乱平息了呢?”

王爷笑道:“那样的话,皇上一定会将他召回京城,大都本是我们的天下,要对付一个小小的汉官,又有何难呢?”

驸马闻言笑道:“九弟言之有理,这样姐夫就放心了。”言罢站起身道:“告辞。”

王爷笑道:“小弟送姐夫出去。”上去携了他的手,一直将他送到府门外,看他上马离去,方才转身回来,依旧到凉亭上坐下,提起酒壶,倒了满满一杯酒,送到唇边,一饮而尽。放下杯子,看着那一池碧水,沉吟不语。

皇甫少华正带着部队在山上奔跑训练,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道:“将军,有你的信。”

少华道:“是谁的信?”

传令兵道:“是张参将的飞鸽传书。”

少华闻言忙道:“好,快拿来给我。”

传令兵飞奔上前,将一个竹管递到皇甫少华手中。少华把竹筒上的蜡封除去,轻轻倒出里面的纸条,看了看,脸上忽然变色,转身对陈秀道:“你带着部队继续操练,日落之前必须回到营中,不得有误。”

陈秀忙拱手道:“属下遵命。”

少华招手叫来吴浩,一起奔回大帐,一进门,便对吴浩道:“我必须马上赶回大都,你给我拟一份告假的折子,我要用飞鸽传书递给我爹,让他到兵部为我告假。”

吴浩惊道:“将军,你的假期还没有到,兵部恐怕未必会同意。”

少华叹道:“顾不得这么多了,张好古杀了蒙古官员,犯得乃是死罪,我一定要赶回去,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救她出来。”

吴浩道:“有这等事?大元律法规定,杀蒙古人是要处以极刑的,还要抄没所有家产,家人全部流放边疆。”

少华脸上变色道:“不要再说了,你还嫌我不够烦吗?”

吴浩忙低下头不敢言语,少华道:“不管兵部答不答应,我都必须回去。你的折子马上写好,立刻发给我爹,让他早些递到兵部去,兵部尚书木山大人是我爹的至交好友。一定会帮我的。”

吴浩道:“属下遵命。”

少华伸手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低声道:“我回京之事,一定要严加保密,绝不可让晋王知晓。”

吴浩道:“是,将军。”少华轻轻挥手,吴浩缓步退了出去,伸手关上帐门。少华坐在案前,看看天色渐渐黑了,起身到书案旁的木箱中取出一套青色布料的平民服饰,换到身上,再将宝剑佩在腰间,迅速出了门,纵身骑上一匹黑马,趁着夜色,悄悄向大都急驰而去。

这一日我正在房中看书,门外人道:“圣旨到,张好古接旨。”

我忙奔到前厅,却见太监手捧圣旨,身后跟着李正风,李正风看到我,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我心中不禁大为诧异。太监又道:“张好古接旨。”

我只得按住心中疑虑,跪下道:“微臣接旨。”

太监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查中书省事张好古,恃宠而骄,胆大妄为,不请圣命,擅自杖杀朝廷命官,立即革去中书省事之职,降为五品庐州州尹,前往庐州,平定徐得功叛乱。钦此。”

我叩首道:“臣领旨谢恩。”太监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