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指标,因为人体是很发杂的,中药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使人体达到一个平衡,用药后指标改变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看病人用药后,自身出现的情况。病人用药后出现的反应,是好还是坏,这一点需要医生来判断,这也是最难的,不是临床多年的医生是不能准确判断的。”

旁边孙老点头道:“确实,不要因为西医的检查结果,影响到你,我们中医来说,首先最主要是自信,你们西医认为看不好的,到我们中医这里不一定看不好。我们的存在,就是因为你们有很多地方比不上的。一个好的中医,完全可以抵得上一个大医院,这就是中医最根本的优势。我们中医来说跟西医是相反的。比较难看的病,西医一般都是进行专家会诊的,一堆教授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发表看法,最后总结起来,寻找最佳方案。而我们中医,只能找其中一个人,因为同一个病,不同的中医开的方子是不同的,中医最重视的是自身的水平。所以中医不可能出现会诊的,只能找水平最高的那位开方子。所以要说西医是集体合作的话,我们中医就是藏龙卧虎,看看你能不能找到高人了。”;

顾飞道:“这个病来说,左右双寸微弱,正是上焦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只要补足上焦气,就可以治愈此病。”

孙老道:“恩,我也摸出了,这个颈椎病应该是受风寒后,风寒一直存在颈椎附近。由于本身上焦虚,心火跟肺气都不足,无法把寒邪排出,日久导致导致颈椎病。这类的病,应该是散寒为主,活血为辅吧。”

顾飞笑道:“你说的不错,就是此理。这个病其实很简单。我开个方子,你们瞧瞧。”顾飞提笔写道:

桂枝15,干姜10,麻黄10,葛根20,赤芍15,红花5,桃仁10,生姜10,人参10;白术15,茯苓10

孙老看后点头不已。

单清说道:“这个方子麻黄桂枝是解表的,人参是补气的,赤芍,红花,桃仁,都是活血的。但是为什么要加白术,茯苓呢?还有就是为什么干姜和生姜都有?还有就是葛根怎么用那么多,是干什么的?”

顾飞说道:“生姜偏向于解表,干姜偏向于温里,作用不同,这个病两种姜都需要用到,所以都有。至于白术和茯苓是为了健脾利湿,扶持中焦的,中焦主运化,这人的水湿盛,光走上焦的话,效果不会很明显的,所以必须记住,中焦脾才是气运化的枢纽,后世盛行的补土派就是此理,不可不查。至于葛根,这味药对于本病那是相当重要了。葛根药性:

味甘平。

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已上。一名鸡齐根。生川谷。”

这是神农本草经上的记载。这里提到了诸痹,起阴气,说明此药性有升发之性。这味药是藤类植物,藤类植物的特点是攀,所以葛根也是这样,它本身效果不明显,但是有别的药做引子的时候,它就会起效果。这个方子配上桂枝,和麻黄,本身就是解表性质的,这时葛根就会随着这股药性往上爬,可以解除身体的僵直,麻木等。葛根的效果持久,不像桂枝麻黄性轻,很快就散走了。所以对于颈椎病之类的,葛根是常用药。记住,葛根这个要比较特别,用的时候要注意。”

那位病人拿到药方,感谢了一声就走了。

下一位病人,是一位中年女性,脸色苍白。

顾飞一把脉,说道:“你前段时间流产了吧?”

女人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顾飞笑道:“你们都摸摸的她的脉。”

单清摸着她的脉,感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不禁说道:“这就是芤脉?”

顾飞点头道:“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失血革血虚。这个就是典型的芤脉,是因为失血过多导致的脉象,所以我问你是不是流产了。”

那个女人说道:“你可真神了,他们都说你看的看,真的是名不虚传啊。我现在的症状就是浑身无力,既怕热也怕冷,这段时间光感冒了,还头痛,吃饭也不好,反正全身都不舒服。”

顾飞皱眉道:“女人最怕这类的病,因为非常容易留下病根。女人来说,血是最宝贵的,一时间失血过多的话,要赶快调理,比如喝红糖水,怕冷就加点姜,喝点益母草也可以。有条件的话,就找医生开店补气血的方子。不然的话,失血过多,所谓气血相生,血失去过多,气更虚弱,稍微一点外邪入侵,身体的卫气抵抗力不足,就会生病。由于这个时候的风寒之邪,最容易入侵人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