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朝歌》

作者插图(图)

作者介绍:

沐童

生于八零年代

曾为爱情背离家庭

曾为旅行荒废学业

曾为文学放弃事业

因这三者乃其生命的支柱

北京大学毕业

留学丹麦,徒步游历欧洲

彻头彻尾的物质主义者

现居北京

内容介绍

为“红颜祸水”立传:《朝歌》

内容介绍:

故事发生在4000年前东方最繁华的都城——朝歌。殷商的末代帝王纣君临天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一首情诗亵渎了至高无上的女神——女娲,在女神的震怒下,一场席卷整个天下的圣战拉开帷幕。一位倾国倾城的神秘女子苏妲己,怀着她对阴谋与爱情的矛盾,翩然走进了人类帝王的生命……

《朝歌》以殷商的都城为舞台,以颠覆性的笔触重新诠释了这场中国神话中最叵测的历史。作者沐童赋予诸位人神以崭新的诠释和深度的人性剖析,将说教意味的神话重新阐释成了一首关于人性光明与阴暗的史诗。

《朝歌》序

何怀宏

朝歌是殷商的首都,它离我们已经很远了。

王国维曾有一独特的见解,认为中国历史上政治与文化的变革,最激烈的时期不是一般认为的“春秋战国”时期,而是“殷周之际”。

但是,殷商的文字材料留下来的很少。

留下来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材料,还多是负面的。

而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最后的亡国之君:商纣王的故事。

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一个昏君、暴君的形象。

但他真的是那样残暴昏庸吗?或者说,在这一面之外,他还有另外的一面?

《论语》中子贡有一句话,他说:商纣的坏,其实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只是一处下流,天下的恶事就都归他了。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不过这历史还是会透出一些可以做别样解释的微光。

有一些晦暗不明的地方还可以用想象来填补。

甚至一种晦暗不明恰恰可以刺激想象的力量和扩张想象的空间。

而殷商人的世界本身也是一个相当富有想象力的世界,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世界,一面是虔信上帝和超越世界、一面是野性、豪爽和生命力洋溢。

至少有一点王国维说得非常有道理:那时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相当不同。

就说喝酒吧,那时的人好像是从上到下都喝疯了,以致《尚书》这样有关一国大政的书中有专门的“酒诰”:周公在其中严厉训诫周人不要像殷人一样酗酒,再抓到“群饮”的人就要杀掉。

后来的中华民族就渐渐变得比较文质彬彬了。

后来好像还有未脱蛮荒的俄国人和美国人也那样喝过,俄国人喝得有时醉醺醺地冻死在雪地里,美国喝得一度将禁酒也看作举国大事。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酒神是狄奥尼索斯,酒的传统是狄奥尼索斯的传统。

在中国,这一传统大概在殷商之际就断了。

还有神话,随着实用人文精神的大张,也慢慢地衰弱下去。

现在,这里是一本年轻人写的《朝歌》,它也许有助于我们重新走入一个想象的殷商世界,一个神话和酒的世界。

2006年3月25日晨

自 序

自序◎苏妲己、拿破仑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任何对西方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必然读过希腊神话。很难想象爱琴海畔的那些古老的奴隶制城邦在两千多年之前便能构建如此庞大和精密的故事体系,并使之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支源头。在欧洲,凡带点浪漫气质的作家都曾从古希腊神话中取材,阐释属于自己时代的主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北欧神话。谁能想到剽悍的维京海盗编撰出来的神话竟丝毫不比希腊神话逊色——结构完整的神谱,色彩斑斓的故事,自由奔放的情欲。千百年后,这些冰天雪地中的古老传说变成了瓦格纳(R。 Wagner)的歌剧和雅各布森(Jacobsen)的雕塑,就连安徒生(H。 C。 Andersen)的童话和布利克森(K。 Blixen)的《走出非洲》都受其神秘意境的影响。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在威尼斯弗拉里教堂亲见提香(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