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不遭罪,不受欺凌,那就好。你去吧,去做你该做的事吧。说完屈大夫将他一推,然后掉转船头,深深地叹了口气,高声吟唱道:

兰芷变而不芳兮,

荃蕙又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为此萧艾也……

他舟行似箭,瞬息即逝。可那歌声的袅袅余音,却久久地在天际回荡……

尤瑜被屈大夫推下水里,他即刻奋起惊呼救命。这一声呼喊使他告别了虚幻的梦境,回到了坚坚实实的现实的大地上。阳光已从窗外射进来,照着他那张开的呼呼有声的的大嘴巴。此时屋里屋外,人声鼎沸,屋后还传来了猪的尖叫声。他记起了昨晚萧陶他爸说过,今天乡亲们要他杀了他家的那头猪,大家买点肉过端阳。萧妈坚决不同意,说是上半年粮食少,喂的全是蒿茅野草,尽管她剁得粉细粉细,煮得稠胶汁腻,猪爱吃,虽然长得快,可就是架子大,不长膘。下半年喂点粮食,每天少说也会长两斤。如今杀了太可惜。萧陶他爸开导她说:

做农民不容易,一年四季糠菜填肚皮,很难尝到肉。因此大家把吃肉叫做'打牙祭'。牙祭牙祭,把牙齿当作神灵来祭祀。不是和尚尼姑,不会天天敬奉菩萨,我们不是达官贵人、地主老财,这牙齿哪有天天食肉的份?每年只不过端阳、中秋、过大年,祭它几次。自己就吃点亏,让大家高兴点。反正我们的家境比别人还好点。

这样萧妈才流着泪同意了。现在猪叫了,不是在杀猪么?正在疯长着的猪将被杀掉,那不就是破坏生产么?难怪屈大夫要那样严厉地指责!这时他一个弹弓弹起来,衣也没穿,光着脚,就往屋后跑。

第五章(。dushuhun。)  午宴说梦(下) 9喂千斤肥猪白费力,凭芭蕉蔸公当劳模 3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0:54 本章(。dushuhun。)字数:3009

萧陶家在雨蕉轩搭了几间矮小的杂屋,关牛关猪。杂屋前的小地坪里,一排柳树柔条随风飘拂,杂屋后编织了一道约一米高的竹篱,竹篱后有条两米多宽的水沟,水沟两旁都植着芭蕉。平时,这地坪是猪牛的活动场所。此刻,挤满了人。地坪中,一个赤膊的屠户,正抓住一只一米多长的猪的耳朵,将它横按在两条并排放着长凳上,萧陶他爸抓着猪的尾巴和一条后腿。猪头下的地上放着一个淘盆,盆上搁着把雪亮的尖刀。来买肉的大人和看热闹的小孩,绕着杀猪的,在地坪里合围了一个圆圈,伸长脖子踮着脚,指指点点,笑着闹着。过节,是农村的盛典,看杀猪,正如城里人进剧院,欢乐几乎达到了白炽的程度。赤膊屠户俨然像个将要赐给人们幸福的救世主,压过人群的喧闹,得意地高声叫着:

这家伙!别看它瘦得像风车架,力气可大,走得可快呵!要不是老子手脚麻利,它早跳过了屋后的水沟,跑得无影无踪了。那么今天你们就只能让自己的猪舌头去祭牙齿了。

他呵呵地笑着,用右掌在猪的喉下拍了两下,便准备去抓搁在盆上的刀。此刻尤瑜似箭一般钻入人的包围圈,抓起那把尖刀,越过人群的头顶,将刀抛进了水沟里。大家都莫名惊诧的望着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继而怒目横睁,叱骂他。没有了刀,屠户愤怒已极,松开手就去抓尤瑜。谁知他手一松,猪的身子弹起来,将凳弹翻了,向他胯下冲过去,屠夫即刻嘴啃泥跌倒在地,双手捧着自己的下部,冒着冷汗,哼哼唧唧喊爹妈。那头猪啊,真的的像战马,一下子冲进了厨房里。冲倒了饭桌,碗钵叮当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幸好通向房里的门关了,床上的被褥才没有遭到它的蹂躏。萧陶的妈妈急得蹬着脚跟尖叫,萧陶的爸爸赶紧操着根棍子去驱赶。猪又从厨房里冲出来,冲倒两个人后,越过了篱笆,冲翻了一棵芭蕉,跳过了水沟,箭一般地向湖边跑去了。尤瑜脑海里立刻映现出三国时刘备遇险,驮着刘备跃过檀溪的'的卢'马,轻松地笑了。难得的牙祭大不成了,萧陶爸忙着向大家赔了个不是之后,惊惶失措地追猪去了。萧陶妈的紧绷的心弦倒放松了,长长地舒了口气。她要大家回去,说今天这猪不杀了。她要喂下去,让它长到千儿八百斤。因为尤瑜是萧家的客,而且是乡长,大家觉得不能得罪,也得罪不起。围住的圆圈只好散开,人们怒目而视,骂骂咧咧地离开了。尤瑜自己也觉得行为近乎荒唐,触犯众怒,有些不妥。便下到水沟里找回了那把刀。屠夫在地上忍痛蜷曲了一阵后,也只好爬起来,弓身背着自己的刀具篮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