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孙儿谨记爷爷教诲,片刻不敢擅离职守。”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黑发少年仗剑而立,古铜肌肤衬着一口雪白牙齿:“不知爷爷召唤孙儿,有何吩咐?”

老头子指指茶几案头压着的一封火漆信:“这个,拿去。”

静宜一怔:“爷爷,我们不能出兵。”

老爷子眼睛一瞪:“为啥?”

静宜正色道:“我东海将领乃百年前东莞祖皇为保海界平和所立,令各国军势无法近我东海领域,然这一回,乃四国之争战,与东海无关。”

小姑娘猛点头:“就是,与东海无关。”

静宜掂了掂火漆信,又道:“帮了其中一个,便是得罪另外一个,两边都不是好相与的主,不如谁也不帮。”

小姑娘凑近一看,只见红色的火漆印旁画了一支秀雅的兰花,心中有些纳闷,嘴上则忙不迭附和:“静宜哥哥有理。这浑水,咱不趟。”

老头子跳起来,一脚踹过去,两人身形微动,灵巧避开。静宜略皱眉:“爷爷。”

“不趟浑水?你们以为东莞当真沾不上么?”老头子双手叉腰,训道:“老子教你们的敢情都白教了,啥叫唇亡齿寒?啥叫黄雀在后?人生在世行一虑十,懂不懂?”

小姑娘眨巴眨巴眼睛:“老头子可是担心他们打完了他们的,就该打我们了?”

“还是小丫头机敏些。”

静宜脸色微变,老头子看了静宜一眼:“咱们烟雾弹放久了,人人都以为东莞长在蓬莱仙境触手不及,若有人胆敢渡海一试便知岛国距此不过十里。。。届时,光靠你这二十万海军,也不晓得够用不够。”

静宜浑身一凛,肃声道:“静宜必拼力一战,誓死捍卫岛国!”

老头子抄起一把沙土扔向静宜,啐道:“死死死,一天到晚都是个死脑筋,训练你讲个笑话比种海棠还难,真不晓得我东方翎英明一世,怎会得了你这个傻孙子!”

静宜抹抹脸,呐道:“爷爷。”

老头子白他一眼,转向小姑娘:“语儿,你来说!”

语儿仔细瞧了瞧火漆信,眼珠子滴溜溜打个滚,道:“南夷强弩之末,迟早被歼。赫连华楼初登基,固权乃当务之急,不应好战。”

老头子‘嗯’了一声。

“至于突厥,就有点不好说”,语儿看看老头子,接着道:“这些年阿爹得了些线报,道北边表面耶律大王当政,然许多整治朝纲的旨意,却都是打他王妃那儿来的。阿爹说,那尹朝来的王妃甚是聪明,二十年来将突厥韬光养晦地好,如今兵强马壮,国富势强,必不甘盘踞一方。”

老头子频频点头:“你阿爹说地很是。”

旁边静宜猛一拍脑袋:“如此说来,突厥没准借着尹朝太子与相府内乱之际趁火打劫,一石二鸟?”

老头子睥睨静宜:“拖语儿的福,傻小子总算开了点窍。”

静宜瞄语儿一眼,有些脸红。

“静宜哥哥说地对。据阿爹得的暗报,突厥借了五万兵马给相府的大公子。”语儿伸出一个手指,低声道:“可是,一夜之间,那五万兵马竟都不见了呢。”

“不见了?”静宜懵懂:“怎会不见了?”

“我也不知”,语儿摇头:“最后一封暗报上说,那五万兵马没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相府无人接应,损失惨重,折了一半兵力,还被逼进了山谷。”

静宜‘哟’了一声:“举帅为何人?”

语儿道:“西陵清郡王赫连华清,副帅乃司马家的二公子。”

静宜道:“素闻温家军骁勇善战,果然名不虚传,此次出动多少兵力?”

“留下五万抵御南夷,另十五万全部应战,两方在关外五里风砂谷交锋,温家军折兵两万,相府折兵五万。”语儿想一想,道:“想那风砂谷,当是突厥军接应相府之地。”

静宜动容:“若突厥军一直不现身,相府兵马岂非困死谷内?”

语儿板着手指算了算:“风砂谷内无泉水,多风,遍布沙砾,鲜有飞禽走兽出没。也就是说,一旦军粮绝尽,温家军要拿下相府,无需一兵一卒。”

静宜不由惋惜:“那位大公子必是看上风砂谷地势奇突,欲以地形之利弥补兵力不足,然未料突厥临阵变卦。。。这一招,竟是自掘坟墓了。”

一直在旁边闭目养神的老头子这会儿悠悠睁眼,开口道:“语儿,若换作你是突厥军,你当如何?”

语儿怔了怔,随即笑道:“我就等呗。赫连华清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