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沉吟片刻,轻风道:“老师,全背的话太过浪费时间,我节选一些背您看行吗?”面对如此有礼的优秀学生,老师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清清嗓子,轻风开始了朗诵: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

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绮丽华美的春色呵,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磁性的嗓音抑扬顿挫,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沉婉转,将文章的内涵尽数表达了出来。连平日对国文最没辙的胡狼桑原等一干同学也自听得出神。望向轻风的眼光如望天人。

说来有趣,原本轻风在立海大就是风云人物,自从参加“全日青少年乐队选拔赛”后,俨然成了立海大的校园英雄。原本还常有学弟学妹骚扰轻风,但自从校长发话说:“对天上同学,我们不能为她做些别的,那么尽量在精神上支持她,千万不要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拖她的后腿。”拜校长的叮咛所赐,轻风在立海大的日子倒更好过了,原本被围追堵截和骚扰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与之相反的倒是人人都会对轻风说一声:“加油!”或“前辈,我们永远支持你。”

现在再见到网球部的王子们,轻风已然看开,是呀,自己固然没有资格原谅这些王子,可是自己又有什么资格不原谅他们呢?正如白居易在《对酒歌》里说的: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上辈子已然算是过了,那么这辈子自己定要学会放手,即便不能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那么做普通同学又有何难?所以再次面对丸井等人,轻风发现自己轻松了很多,原来在放开别人的同时也是放开了自己,轻风受教了。

因为现代文课上背诵了弗拉里斯的《暴风雨》的这一事件,反倒催生了轻风新的想法,一直都没有想好准决赛究竟采用哪首曲子,这样一来,问题迎刃而解:这一周简直称得上是春雨周,虽然对于盛放的樱花来说,连绵的春雨不是好消息。但是对于轻风来说这雨却是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

利落地打了一个响指,心里已经想好了准决赛的曲目,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倾听”的六位成员尽快相聚并排练起来,并能在土曜日前成功演出。如果时间不够,那么哪怕上课请假也必须做到。轻风不喜欢做毫无把握的事,尤其是将半成品搬上舞台,那是一种对观众、听众的不负责。好在有三位前辈原本就是音乐学院的,另外三位虽是高三,成绩却都不含糊,这真是万幸。

土曜日准决赛当晚。东京巨蛋内外依然人满为患,丝毫没有因为下雨而受影响。这次参赛乐队数是20支。显然如果每支乐队只表演参赛曲目,那么这场节目就不可能饱满。所以几乎是临时性的,节目举办方居然要求每支乐队在赛后再增加有关音乐方面的才艺表演,人数、人员虽然都不限定,但这一时半会的,每支乐队又全都忙于集体节目排练。所以这简直就给了乐队选手们一次措手不及。或许举办方正是要在最无防备的情况下真实地反映出乐队成员们的水平,同时也无疑增加了看点。

尽管选手们毫无准备,但到底是学音乐的,总体说来,选手们的表现可圈可点。当轮到最后一支乐队“倾听”上场时,连同台竞技的其他乐队也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观看,对于他们来说,每看一次“倾听”的演出,都是一种学习。

这次“倾听”演奏的曲目叫《印度夏天的雨》。一开场便是逼真的雷雨声,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