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呵呵……”

第二十七章 夜审马老六

唉,江湖果然不是好混的。侠女也要吃饭呀。胜男同情的看了看那一排牙印和女道士羞红的脸,忙从荷包里摸出两锭银子递给她,“道姑,我很钦佩你的侠义,这些你收下权作路上的盘缠吧。”

“这……”女道士有点心动,她身上只有十几枚铜钱,呃,吃饭和住宿是不要钱的,可江湖险恶,不知道路上有什么变故,如果身上有银子傍身,也能在危急时刻救急。可人家救了自己的命,自己尚未答谢,又怎么好意思收人家的钱?!

“道姑,你就拿着吧,”胜男直接把银子塞进她手里,然后拱手道:“道姑是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小节,日后我有需要道姑帮忙的时候,也请道姑不要推辞哦!”

“帮忙?!好呀,好呀。”女道士见胜男帮自己找好了借口,忙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巧的木牌递给胜男:“这是贫道的令牌,以后高人如果遇到难事,便将此令牌送到长清县的五峰山,自然有人帮你!”

“好,那我就谢谢道姑了!”

胜男接过木牌,小心的放进葫芦里。

“高人折煞贫道了,”女道士把银子收好,然后单掌竖在前胸,“救命之恩,清风铭记在心,他日定当涌泉以报。告辞!”

说着,女道士调转身形,飘然远去。

“呃,再会!”

胜男把几个地瓜和玉米粒都放好,看着女道士远去的背影有点失落,唉,江湖险恶,还是当捕快吧。

“小五,赶紧的,船快开了!”

渡口边,侯刚已经找好了客船,见胜男下来,忙伸手招呼道。

“好,来了!”

胜男听到喊声,连忙跑到岸边。她一直以为古代的河船都像电视里演的那种乌篷船,个头小小的。一个艄公划船,船上放着一张小几,然后只能容纳四五个客商。

她跟着侯刚上了船,才发现自己的想得差了很远。这条河船的体积有点像前世的加长公共汽车,仅中仓就可以容纳十几个客商。他们进来的时候,船舱里已经坐了十来个客商,靠窗的是一个中年读书人并一个书童,他后面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手里还抱着一个七八个月大小的婴儿;小夫妻后面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精瘦精瘦的一脸精明,再配上一身光鲜的衣物像个小商人;还有几个穿着灰布衣服的农夫,大家三三两两的正在聊天。

胜男打量的空儿,侯刚已经找好了座位,这时,船家也开始收船费。

“官爷,去哪里呀?”

“临清!”

“哦,每位三十文,一共是九十文!”

“啥?你看清爷的身份,还敢问我要钱?!”

侯刚抖了抖腰间的腰刀,然后把眼一瞪,脸一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这”

船家见状也有点害怕,唉,这些官差,别的本事没有,就会欺压贫苦百姓。胜男见状,有些不忍,但也没有多嘴,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侯刚。

靠窗的书生见状,眉头紧皱,握着纸扇的手绷的紧紧的,似乎在压抑什么。

“切,给,给!”

侯刚从怀里掏出三十个铜钱,丢在船家的手上,“给爷来壶热茶!”

“……好!”

船家无奈的接过三十文钱,接着去收其他人的船费。

胜男感觉船舱里的人似乎都在看他们,她有些如坐针毡。

“小五,觉得大哥有点仗势欺人?”

侯刚不看胜男的脸,也知道她在想什么,自己从怀里掏出一包牛肉干递给胜男,苦笑道:“咱们出门,县衙只给每人二钱银子的伙食补贴,可这一路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要是靠这点伙食银子,估计咱们要一路乞讨才能到辽东呢!”

“呵呵,小五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听侯大哥的!”

胜男接过纸包,从里面拿了几块肉干后又把纸包还回去,心说话你咋不提马六给的十两银子呢!?

“恩。行,你愿意听,我就愿意教!”

侯刚心情不错,嚼着肉干,嘴里还哼着什么。

会通运河也称鲁运河,北起临清南至台儿庄,元代时为了运粮而开凿的。明朝初期,运河河道堵塞,曾一度被废弃,永乐年间才又重新疏通,用以漕运。此时不是夏粮收割的时候,所以运河上来往的船只并不多。

船开了,船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