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 (第1/4页)

一个个问题跟连珠炮似的从她嘴里冒出来,也不等蔡琰回答又是一串连问,直把栾奕的耳朵磨出了茧子。

虽然栾诗萌提出的问题都大差不差,但每每此时,栾奕和蔡琰都会停下手头的活计,静静的成为栾诗萌的听众。

他们知道栾诗萌之所以如此颠三倒四乃是源自于婚前的高度紧张,而这种紧张又是建立在兴奋的基础之上的。

他们为栾诗萌能嫁给自己心仪之人而高兴。

所以面对栾诗萌翻来覆去的提问,他们总会耐心的宽慰她。

蔡琰告诉她,她这么优秀,未来的公婆肯会喜欢她,在这方面她不必担忧。至于什么时候要孩子,万事随愿,还要看圣母的意思。

栾奕则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佯怒道:“司马俊(司马懿的父亲,栾诗萌未来的公公)要敢不喜欢我女儿,我就让他好看。”

每每得到这样的答案,栾诗萌总会撅起小嘴,一脸幽怨的对栾奕说,“哎呀,父王,你打打杀杀多了,怎地这么暴虐。不理你了。”

栾奕面向蔡琰仰天大笑,“都说女生外向,这还没出嫁呢胳膊肘子就往外拐了!”

诗萌闻言眼珠一转,悟出栾奕方才是在说笑,便跑到栾奕身边撒起娇来,“哎呀父王,女儿刚才是在说笑呢!父王这么疼女儿,女儿又怎么会向着旁人?要偏向,也偏给父王。”

言讫,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呵呵笑了起来。

只有在这个时刻,栾奕方觉得自己不是什么护国神教的教主、大汉的齐王,而是一家之主,一个女人的男人和另一个女人的父亲。沉甸甸的重担从肩上卸了下来,他觉得浑身轻松,请送到可以扛起一座大山。

大婚之前的半个月,栾奕虽然嘴上不说,但蔡琰看得出,栾奕内心中对婚事的喜意远远小于面临女儿离家的不舍。

他每天深夜亥时忙完公务回房休息时,放着近路不走,偏要绕到后花园走远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条路可以经过小诗萌的闺房。

路过诗萌闺房时,他并没有敲门而入。他怕叨扰诗萌休息。

他只是将随从侍卫挥退,静静的站在房前的院落里,接着月光观望那扇耀着烛火的琉璃窗。琉璃窗内一无所有,并没有闪现出诗萌眼里的容颜,但透过那盏晶莹剔透的窗,栾奕却看到了许多,看到了诗萌的幼年、同年、花季雨季……一切都如同昨日一样。

484真相大白

大婚前的几日里,栾奕寝宿全安排在了蔡琰房中。

蔡琰知道栾奕这是怕她因诗萌出嫁心情低落,特地过来陪她她告诉栾奕这两年她在朝中务事,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生活充实,也就不会为嫁女一事而伤神。

再者说,诗萌嫁去长安,长安离洛阳又不远,逢年过节也能回来看看她。她劝栾奕不必为她担心,也不用总在她这里过夜,栾奕这一出征就是半年多,貂蝉、杨婉都想他了,有时间去找她们说说话,道道相思。孙尚香刚刚过门,冷落了人家小姑娘也不好,也应常去走动走动。

栾奕见蔡琰眼神明亮,看出蔡琰说的都是心里话,便没再多说什么,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他在洛阳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陪伴蔡琰,直至蔡琰驾鹤西去。

圣元十七年十月初十,既是栾诗萌的大婚日,也是她的十七岁寿辰。

这日一大清早,栾奕便换上了崭新的衣领镶着金边的白色神袍,腰扎伏虎玉盘腰带,腰別紫金镶玉佩剑,手持蔡琰一手绘制的折扇,与蔡琰携手来到栾诗萌闺房跟前。

离着老远,便听闺房内哭声阵阵,栾诗萌竟是在哭。

蔡琰还道是女儿不忍离家因此落泪,便进门规劝。

还没进门却见栾诗萌抢先一步站起身来,将房门死死闭合。

“我的儿,你这是怎地了?雏鹰终归是要离巢的,你出嫁之后还可经常回来看我们啊!别再哭了,大婚日哭花了妆容是小,哭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蔡琰安慰的话语并没得到善意的回应,栾诗萌反而哭得更加厉害了,“我不想听,不想听,你走,你走。”

蔡琰闻言一愣,栾奕随后跟了上来,问她“怎地了?”

蔡琰茫然的摇了摇头。

栾奕便对屋内的栾诗萌道:“诗萌,你怎么了?把门开开。“栾诗萌歇斯底里回应,“走……你们都走,让我安静一会。到了吉时我自会出去。”

“呃……”栾奕、蔡琰面面相觑不明所以。栾诗萌不让他们进屋,他们也不敢硬闯,只得守在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