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相州老家,这样也安全些,距离京城也近,只是现在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却有了将父母家人一起带到北京去定居的想法。

北京虽然距离长城很近,不是很安全,但是毕竟是皇城,而且他们二人也在这里,遇到什么危险,也是第一时间安排家人回家。

这样想着,岳翻有了些想法。(未完待续。)

三百二十一 回家(四)

“去北京定居?”

岳翻刚一提出这个想法,岳爸爸岳妈妈还有两个女人就愣了一下,随后,金芝露出了惊喜的神色:“真的可以吗?”

刘氏也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咱们真的可以吗?”

岳妈妈更是喜色流于言表:“当真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每日都可以聚在一起吃饭,那该多好啊!”

岳爸爸则露出了担忧的神情:“如此,官家不会有什么意见吗?咱们在京城……”

古时候,皇帝一般都会把一些执掌很高兵权和政权的重臣的家里人迁到皇城去住,不能离开,不仅仅是一种荣耀,其实也是一种监视,一种钳制,尤其是掌兵之将外出,如果有异心,皇帝可以很轻易的控制人心。

一般的臣子根本就没有让家人一起住到皇城的资格,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反而也是一种荣耀,少数重臣和皇亲国戚的待遇,岳翻和岳飞在地位和功劳上已经具备了这个资格,但是真的这样做,或许会有些麻烦也说不定。

皇帝没有下旨,就把家人带去,这算是什么意思呢?岳飞也是处于这样的考虑,他的地位才是最需要把握自己的,毕竟是皇帝刚刚恢复军人地位和权力的第一批代表性武将,如果他犯了错误,会非常致命,还是致大家所有军人的命。

岳翻则相对好一些,是皇室的救命恩人,再造宋室的大功臣,和唐时郭子仪差不多了。此番岳翻不接受王爵公爵封号,只接受了侯爵赏赐。还叫赵桓老大的不好意思,连带着岳飞也只接受了侯爵封号。不要王爵封号。

赵桓是想仿照唐朝郭子仪的旧历,塑造一个君贤臣善的典范,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成为千古佳话,也是自汉高祖杀白马之后唯一一个封异姓王却寿终正寝的人,郭子仪的处世本领高超的令人发指,想必也是情商极高的典范,这样的人杰千年难得一遇。赵桓认为岳翻就是这样的人,同样是为国为民,为国拨乱反正,郭子仪再造唐室,岳翻再造宋室,甚至愿为国而死,说到做到,这份情操,天底下几人能有?

如此臣子不做王做什么?

大宋中兴有望。正是需要树立典范的时候,无论是出于内心情感的考量还是出自于政治需要考量,让岳翻封王,甚至让岳飞等一众靖康功臣一起封王。这原本也是赵桓的打算,不过现在岳翻带头坚持不要王位,连公爵都不要。只接受侯爵,一众功臣也不接受王爵公爵。只接受侯爵爵位,这样一来。赵桓只好退一步,封了二十多个侯爵,把最特别的一个给了岳翻——冠军侯,为侯爵之首。

不过岳翻上表,称自己所擅长的不是军务,而是政务,职位也是参知政事,而冠军侯是汉朝大将霍去病之爵位,封狼居胥之功,自己无法获得,所以恳请皇帝把冠军侯之爵位赏赐给自己的兄长,大宋最强的将军岳飞,而自己则愿意要汤阴侯之爵位,家乡的爵位。

赵桓感叹不已,就答应了岳翻的要求,于是千年之后,冠军侯的爵位再一次被授予了最强的军人。

现在岳家两个儿子不仅仅是高级官员,更是一门两侯,十分荣耀,哪里还有人不知道岳氏一门两子都为国立下大功勋,大宋可以成功驱逐女真人夺回燕云多亏了岳飞和岳翻,所以,岳家的荣耀已经非常之高,如果岳家人不入京师还好,如果入了,难免会有些小波折。

所以岳和还有些疑虑,但是岳翻心意已决,决定这样做:“父亲,母亲,你们还是不要担心了,此时如果没有把握,我一定会办成此事,我是打算此次我们回来,就要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回到相州的,不过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得也不错,估计也不太想回去,所以,也就带一些愿意回去的人回去,重建汤阴,咱们也回去,把原先的家产买下来,重新建设起来,但是我们自己不住在那里,留下些家人看着,咱们住到京城去。

等到时候咱们谁想回家了,就可以直接回相州小住一段时日,平时咱们都住在京城,这样应该也是挺好的,父亲,母亲,兄长,你们看呢?”

岳飞没说什么,于是岳和和岳妈妈也就不说什么了,金芝只是看着岳翻,想和岳翻在一起,再也不想离开她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