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恪!�

慧馨无语,这林端如真够倒霉的,说亲的那户人家竟真的败落了。林端如虽是孤女,可她现在毕竟跟着谢太太,谢太太多半是看不上赵家了,莫非还想要林端如另聘不成?不过这也不是没可能,林端如这边有两年孝期,男方那边也要守孝,两年的时间可不短,足够谢太太推掉一个赵家。再说林端如脸长得漂亮,又会摆姿态,另聘好人家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赵家的亲事是林老爷原先定的,若是谢家能给林端如换门更好的亲事,林端如以后便只能依靠谢家还要感激谢家。只是林端如的态度呢?

“林小姐有说什么吗?”慧馨问道。

“林小姐当时没说什么,就是哭得伤心,鲁妈妈说,林小姐实在是命苦。。。”木槿回道。

慧馨也很无奈,不过这份心却轮不到她来操了,这是谢太太跟林端如之间的事。

正月初八,放生祈福,放生桥上人山人海。大太太和谢太太带着三位小姐往桥边挪,一群仆妇护在外围。节日就是好,没那么多规矩可讲,不过慧馨三位小姐还是带了帷帽。

把提前准备好的鱼儿放入湖中,这还是以前慧馨让杜三娘送过来的鱼,下边人一起养着,就留着过年时用了。又有仆妇提了鸟笼过来,大太太和谢太太打开笼子,把鸟儿放走了。这鸟儿是管家在市场买的,因着初八有放生活动,京里头便有人专门捕鸟来卖。

慧馨似乎感觉旁边有人朝这边喊了一声,回头看去,果然见旁边有位被人搀扶着的老妇人,在同谢太太身边的鲁妈妈打招呼。

没一会,那老妇人便同谢太太搭上了话,周围声音太嘈杂,慧馨没法听到她们在说什么,不过看谢太太的神情似乎有些吃惊。

大太太在谢太太耳边嘀咕了几句,两位太太便带着慧馨她们离了放生桥,那位老妇人也跟着她们一起出来了。

谢太太一边着人去茶楼寻座,一边同那位老妇人说话,慧馨只听到谢太太称那人为“赵太太”。

慧馨扭头看看一旁的林端如,果然见林端如正一脸羞涩地低着头,眼睛里也闪着光芒。

这位老妇人正是跟林端如定亲那家的赵太太,前段日子冯婆子找到赵家帮林端如传了口信,虽语焉不详,但赵家知晓了林家小姐如今跟着姨母正居住在京城里。赵太太也惦记着自家儿子的亲事,赵家以大不如前,若是能保住林端如这门亲事,对赵家总归是好的。而且赵太太原就喜欢林端如,自然不愿放弃这门亲事。

赵太太想拜访谢家,可又觉得直接上门太过唐突,打听到谢家今日也会来放生桥,便选了今日两家“巧遇”。

谢太太派去找座位的人回来说茶楼都满了,这一堆女眷都站在街上也不是个事儿。慧馨便想起上次中秋去过的茶楼,便同那人一说地方,让她再去找。那人没一会就回来报说,那边茶楼人不多,给太太小姐们订下了包厢。

慧馨抬头看看这无名茶楼,明明身在闹市,怎么就能做得这么不起眼呢?有多少人从此茶楼下过,却不知此处有茶楼呢?

第一四二章 巧遇(中)

第一四二章 巧遇(中)

三位太太坐在那里说话,慧馨三人陪在一旁。其实主要是赵太太在讲述,赵家跟林家的情义,从当年林老爷跟赵老爷同窗讲起,又讲到两家老爷当年在同一地方做官,赵太太跟林太太的交往。

提到林太太,谢太太脸上的尴尬之色才少了些,不再只听赵太太一个人回忆,时不时也插几句话。

大太太在一旁冷眼旁观,眼角上下打量赵太太。赵太太今日只是普通妇人打扮,衣料有些粗糙,又因守孝,颜色选得素淡越发显得旧了。

慧妍站在大太太身侧,一会打量下赵太太,一会打量下林端如,嘴角时不时撇一撇。自从苏家来提亲后,慧妍的禁足就结束了。因着苏家给足了谢家面子,请了吏部右侍郎的夫人来提亲,大房面上有光,慧妍大概是真明白了苏家不是一般的商户,已经不再排斥这桩婚姻。而且慧妍适应的很快,既然苏家有钱又有势,她便觉得自己身份也是水涨船高。过年这几日姊妹见面,在慧馨和林端如面前,很有高人一等的气势。慧馨有时候会觉得,其实慧妍这样也不错,起码不会轻易被人欺负了。

林端如和慧馨站在谢太太身侧,慧馨看不到林端如的脸,可眼角余光却能发现林端如的手在微微颤抖。

前段时间大太太对慧妍的婚事不满意,见了谢太太总觉得挨了一等,如今这谢太太娘家侄女的亲事更差,亲家都快养不活自个儿了,大太太心底早乐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