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不当家哪知道当家的难处,韩信现如今仅仅只被一个齐国的诸般事务乃至人事纠葛折磨得精疲力竭,生怕会有什么闪失和不到的地方。他是一个力求尽善尽美的人,所以他绝不会希望假使当整个天下都交付到他韩信手中时,而他所归还天下人的却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天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权力也就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所须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然而如欲实现天下大治,那又绝不是区区韩信一己之力所能企及的事情,也非一代人之力。就这一点而言,他是非常清醒的,他总不愿成为天下一切利害与矛盾的焦点。

当然,他也真的很是担心自己终有一个极其悲惨的下场,那文种、白起乃至乐毅等人的前车之鉴,已经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然而他也想到假使汉王将来真的不容自己,那他就应该像名臣范蠡一样功成身退,携美人西施泛舟于江湖②。或恐那时也还未晚,《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总之,他就是犹豫着拿不定主意。

① 《孝经》就有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终者。”

②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它却可能发生真实的影响。

在这几天以后,那蒯彻实在等得是有些着急了,于是他便再次劝说韩信不要患得患失,做大事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有妇人之仁。他又如是陈辞道:“大王,请再听在下一言:那接受劝谏之人,当审时度势,勿须犹疑;那成就大事之人,则当看准时机,一意而行,绝不可拖泥带水。明达之士,当临事懂得决断;瞻前顾后,则诚为君子所不取……若斤斤计较于一点小得失,而不顾成败兴亡的大利害,则即使明知可为之事,亦必难为或不为,甚或丧失机宜,如是这般,则百事之祸也……所谓事功者,难成而易败;时机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焉得再来?诚望大王三思、三思……”

韩信仍旧默然不语,许久他方道:“先生好意我心领之,韩信乃大丈夫也,安忍背汉?且我韩信功高,汉王当不忍心夺我齐吧……纵令他夺我齐,韩信所有亦是汉王所赐,予之取之,韩信又何恨焉……”若不逼迫,他尚犹疑,这一来他可就铁了心了。

“呵呵……”聪明的蒯彻忍不住冷笑一声后,于是便没有再说什么,当即便退出了韩信的寝宫。他自忖韩信将来必然会有后悔的一天,所以他不敢再在韩信帐下多呆了,以免韩信会来个秋后算帐;再说,参谋了此等机密大事,这风声一旦走露,可是会有亡家灭族之祸的;而且,也难保韩信不会为求周全而杀人灭口。

结果,没几天,蒯彻就悄悄地告辞了齐王府,而化身为了一个有些癫狂的巫师。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嘛,不过这也是作为一个失败的说客的悲哀吧。

临此生死、荣辱交关的大事,韩信竟是多么渴望身边能有一个像虞夫人那样的贤内助来帮着自己拿拿主意啊,即使提些建议也好啊!可是那英乔多年来下落不明,这骄美如花的云姬尽管大大地满足一下韩信的虚荣之心,但看样子参决大事还不够格吧。为此,韩信心里真的是特别苦恼,也特别得想入非非。

而在旁的云姬似乎已经看出了自己男人的心事,于是便善解人意道:“大王,这几日你为何如此愁眉紧锁,不妨让贱妾帮你分分忧吧!”

韩信很不乐意她的自称“贱妾”,作为令自己心爱的人,她就应该享有一切做人的自豪和尊严,哪怕是让她在他自己面前。于是他略一宽释的微笑,乃温柔着道:“都数落你几次了,不可再自我轻贱嘛,晓得吗?”

她点头。他又当即轻轻地将她拦入怀中,又温柔着道:“说来也已经没什么了,我意已决,刀山火海,你愿意跟我一同去闯吗?呵呵……”他不如直说“贫贱”,那样也许才更考验她。

“我既不能为大王为忧,难道还会在乎自己的一条命吗?我的荣华富贵都是大王给的,难道我是畜生而无动于衷吗?”

她的辞色相当肃然,不由得韩信听了不受用,她能说出仅仅这样一句话他就已经感到非常惊异了。他又仔细地看了看她那双深彻、明亮的眼睛,那里似乎在透射出一股真诚和决绝的意念,他最后便深情地把她紧紧地搂在了怀中,语重心长道:“好,好!有你这句话,我韩信此生便知足了,我要让你、让咱们风风光光一次……”那些恼人的事情就暂且抛到脑后吧。

而韩信所指的是要为她和自己正式操办一次盛大无伦的婚事,他要让这天底下所有的人们都来艳羡他们之间的情分,其实还有他的权势。他也知道这似乎有些过了,然而人一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