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楚王问:“他们要打了?”

伯州犁答:“还不确定。”

楚王问:“将帅们上车……又下车了。”

伯州犁答:“他们一定是跪了下来——这是晋军在做战前最后祷告,他们要打了。”

在伯州犁向楚王汇报晋君亲兵底细的同时,晋厉公身边也站着一个楚国人,向晋君汇报楚王亲兵的详情。这位楚国人叫苗贲皇,他是晋文公时代,曾与晋文公交手,逼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楚国名将子玉的后代,但在不久前的楚国内乱中遭灭族,单身逃来晋国。

此前,郤至虽然详细分析了楚国的虚实,但晋军将士还在犹豫,他们担心敌人兵力过于雄厚,楚王又有晋国的国士伯州犁出谋划策,很不好对付。

苗贲皇建议厉公:“楚军的精锐都集中在中军和楚王的亲兵。如果拨出少部分精锐攻击敌人脆弱的左右军,就足以应付两翼了。剩下来,我们只要集中四军主力,直接猛攻楚王的亲兵,此战一定能大获全胜!

具体办法嘛,不如由栾、范两家的私兵主动前进,诱惑楚国中军和亲兵精兵来攻。同时,派荀偃、郤錡、郤至分别攻击楚军子重、子辛的左右军,必定能击溃他们。而后各部队四面会合,围攻楚军中军和王族部队,即使不能生擒楚王,也一定大获全胜。”

厉公就这个策略向太史问卦,太史汇报:是卦相大吉。

卦词是:南方国家要败,国王眼睛中箭。

厉公正式下令——出击!

首先进攻的是中军佐士燮(范燮)带领范家私兵与中军将、元帅栾书带领的栾家私兵,他们的任务是撕开楚军的防线,好让第二拨进攻的魏家私兵直捣楚王亲兵。

军事会议结束,赵武这样的低级小官是首先离开的一群,不过赵武显得很悠闲,因为他不是乘坐战车而来的,他带着武连手下的两百斥候队,“单骑走马”而来。因为是“单骑”,所以他走的轻松,离开前顺路与上军佐荀偃交谈了几句,两人还有机会说一些家常话,荀偃礼貌的表达了对女儿中行姬的担忧,赵武答复说荀偃的叔叔智罂,临走时答应看顾好她们“姐妹”……

两人正聊着,国君的战车出来了。

国君的战车上,郤至的弟弟郤毅担任国君的御戎,而栾书次子栾鍼则担任国君的车右。国君行进到离荀偃不远的地方,哪里有一片小泥塘,范家兵与栾家兵分开,绕道而行。一不小心,国君的战车车轮陷入泥中,栾鍼跳下战车推动车轮,栾书看到,关心的跑了过来,请求国君换成自己的战车,以便继续前进。

栾书的儿子、国君的车右栾鍼大声喝道:“栾书退下,你身为元帅,职责是指挥全军;我身为车右,职责是保护国君战车前进。如今你侵犯我的职责是越权;丢弃了自己的指挥职责是渎职;擅自离开自己主帅岗位是不忠。栾书,不要接连犯下这三个罪名!”

ps:求票,恳请读者多多推荐票支持,再努力一下,就可以重新进入前十五,拜托了!

第四十三章 绝世猛将的绝杀(下)

栾鍼指名道姓,呼喊自己父亲的名字,是在表示自己以军官的身份而不是以儿子的身份说话,赵武赶紧偷偷吐了吐舌头,赶紧冲荀偃拱拱手,而后像做贼一样翻身上马,悄悄的溜出营帐。

晋国元帅与副元帅的私兵联手发动的进攻很猛烈,赵武在路上没看到具体战况,等他回到自己军营的时候,已轮到魏家兵进攻了。

韩起回来的早,等赵武入营时他正在指挥左矩展开,排列成攻击队型。赵武看到这种情况,摸了摸肚子,觉得肚子有点空,抬头看看天色,估计轮到自己冲锋还有点时间,他招呼厨师拿过来几个大饼和一罐酸菜,并邀请韩起同吃大餐。

此时,晋军的军鼓响了,魏家军一万两千人排成一个大方阵,开始缓慢的前进……鼓声中,韩起低头看了看赵武的酸菜罐,指着其中一些酸菜好奇的问:“这不是毒芹吗?能吃吗?”

“好吃呢”,赵武拿起一根酸芹菜,热情的递到韩起嘴边:“你尝尝……放心,芹菜有有毒的,但大多数是没毒的,我吃给你看。”

赵武拿起一根酸芹菜,放到两张大饼中间,又顺手夹上两根肉条,卷起大饼……此时,赵兵的厨师已经在他背后升起小炭炉,炭炉上的铁板被烧的吱啦吱啦响,肉条上的香料烘的人垂涎欲滴。

赵武将裹好的大饼送入口中,一边嚼一边指指身边的巢车,建议说:“我们上去看看。”

韩起赞同:“不错,魏家军的勇猛享誉国中,我们也该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