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来,也许比谷酒更可口………若是天下穷人都有你这种心思,图省事也能折腾出一种新鲜物来,这天下还有穷人吗?”

武士昆喝了口酒,点头表示赞同荀罃的话。东郭离找见机会,回答赵武:“家中一切都好!赵城诸胥(胥吏,小官)在主上有了子嗣后,精神更加振奋。他们自觉地督促奴隶们种下了冬麦,还帮那些出战的武士补种农田。如此一来,我们明年的粮食应该够吃了。此外,秋收后,我们根据主上的意思,按旧日约定收取了野人(农民)粮食,数目也就是田里一次播种的粮产。现在,野人们知道了我们的信义,他们手中有了足够了粮食………主上的‘示信’、‘富民’计划已基本完成。

前一段时间,我已经把主上从鄢陵押回的八千战俘运回赵城,他们的甄别工作已经完成,其中的手工匠被分配到赵氏工坊,农夫则送至奴隶营让原来的奴隶监管………主上曾跟奴隶们约定,今年释放一万名奴隶,现在奴隶们正翘首期盼主上回家。不过,奴隶们不担心我们的信用,对赵城因主上未归,而推迟签署释放令表示理解。

主上从鄢陵楚营带回来的稻种我们也收起来了,新来的楚囚、郑囚听说我们的奴隶政策后,纷纷表示愿意负责保管稻种,并在明年春,找一片闲地种下。

从楚营中运出的粮食也处理完了,大多数霉变的稻种、麦种已经蒸晒过,做成了酒曲,储存进了酒窖。根据主上的命令,那些完好的稻谷我们也分发到个个参战士兵的家中,许多人家中的粮瓮装得满满,也有许多人把这些粮食拿出来换酒,准备等主上回去后进行庆祝。

主上植物园中那些种子我们也收起来了,今年一年,已有三百名小竖(童奴)跟花农学会了栽培手段,明年我们将大规模种植………现在,我赵城唯一缺少的,是空闲的土地……”

赵武从身上摸出两块竹板,扔给东郭离:“甲氏………国君已经许诺允许我们在甲氏开垦,明年我们可以派出十余支垦荒队,去甲氏垦荒,只是具体步骤还要详细规划一番。”

东郭离长出一口气:“这就好,虽然甲氏沼泽密布,但以主上的才能,一定会有办法把这块地方变成粮仓,等明年,我赵氏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停了一下,东郭离又补充说:“主上藏下的那些郑国俘虏,以及楚国俘虏我已经送回了领地,但这次主上又带回来六千名蔡国俘虏,还有上千辆大车,雪地道路难行,不知主上打算将奴隶与车辆留在此处,还是继续前行?”

赵武有气无力的回答:“我病了,这个冬天我不想再走了,我想在这处庄园过冬……”

智罃插嘴:“休想………不过棘门,军队不算解散,你就算真病了,我抬着你走,也不许你留在这里。我全军绝不能因你一人耽误。”

几位赵氏家臣默默无语。赵武叹了口气,望向屋外,转移话题说:“武士们都安置好了吗?”

屋外,下军士兵正鱼贯进入分配到的土屋。土屋里没有家具,士兵们每人分到了一捆草,铺在地上作为床铺,土屋不大,25人住进一间屋子显得很拥挤。但即使土屋再简陋,总比住在野外搭帐篷强得多。有了热屋居住的下军士兵们因此长长松了口气,但他们马上有不平衡起来………人比人气死人,那些赵兵住进庄园后,伍长以上的士官还有机会洗个热水澡,而普通士兵们生活也不错,每间屋子门口摆上一口大铁锅,熊熊的炭火烧着一锅又一锅滚开的热肉汤……

赵兵这种待遇令同行的智家私兵以及中小贵族私兵嫉妒的发狂。中小贵族们还好,他们兵少,向赵武庄园购买一口铁锅一些肉食,也花不了多少钱,庄园的管家甚至同意赊账,打欠条也行。所以,过不一会儿,中小贵族们也让自家私兵享受了赵兵待遇。

智家兵人多,智罃又是个抠门,此时他自己吃上了热汤美食,下面的军官来回请示几次,他毫无反应。看不过去的智家兵聚在屋外窃窃私语:“听说,鄢陵的时候,咱有五千兄弟在赵氏名下作战,他们回来说:那真是好日子啊,每天都有肉吃,而且还分到了锋利的兵器,仗没打上多少,上场跑了一圈而已,临走时兵器还归自己,军功一点不差的记上了……我还听说,他们在郑国野地里抓俘虏,每个人都有点收获。”

智家兵的谈论引得中小贵族私兵很好奇,他们端着热汤,凑近这位士兵跟前,悄悄打探:“这怎么回事,兄弟,说详细点。”

屋内,智罃被逼无奈,大手一摆:“我如今在女婿家,这事问我家女婿,该怎么招待,那是他的事。”

智家军官望向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