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晋军新军随着鼓点推进。在整个队伍前方,孤零零的行进着三辆战车:中间的战车上坐着赵武,他的右手是天下第二的潘党(右行),左手是猛士林虎与神箭手卫敏的搭配。

等他们推进到离郑军不远的地方,郑国君主郑成公迟疑不定的询问身边的执政子罕:“对面的三辆战车上来的是什么人?怎么他们人人脸上都罩着青铜面甲,那面甲狰狞可怕,倒让人心中犯嘀咕。”

子罕躬身回答:“君上,来的一定是赵武。我听说赵武年幼,长相文秀俊美,他担心上阵交锋被对手看不起,所以锻造了一个青铜面甲,每当上阵的时候就戴在脸上,防止对手看轻自己。我还听说赵氏盛行一种军中游戏,是用棍棒击打飞舞的石球,因为怕石球打伤脸部,所以游戏时,上场人员人人都喜欢在脸上戴上面甲,赵氏因此而盛行佩戴面甲。我还听说,自赵武戴上面甲后,其家族武士也有样学样,纷纷给自己铸造狰狞可怕的面甲,战时戴在脸上以混淆别人的视听,借此掩护自己的家主。我还约略听说,那个喜欢戴狼头面甲的是林胡人,就叫林虎,只是赵武右手的那位脸上戴巫鬼面具的人,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他身材好魁梧啊!”

子罕向郑君交代的功夫,赵武已在阵前停住了马车。郑成公看了看左右,招呼执政子罕:“我们也迎上去吧!”

因为赵武带了侍从出阵,所以郑国国君出阵的时候也带足了护卫。双方战车前呼后拥在阵前接触,赵武停车躬身,向敌方国君施礼:“晋国外臣赵武问候郑君,我国国君命令赵武出击,以掩护全军撤退,赵武虽然年幼,却不会负国君的重托,等会儿交起手来,赵武定要冒犯了,请小武在此处先致歉意。”

按赵武的脾气,他见到郑国国君,应该先递上一块宝玉,而后从身边取出一壶美酒,再诚恳的请求郑国国君允许他获得俘虏郑国国君的权力,但这种狂妄的行为被齐策阻止了,齐策在他右手不停的小声提醒:“风度,注意风度。”

郑国国君没有回答,执政子罕代替国君回答了晋国八正卿之一赵武的问候:“你我二人同样命运(同病也)。”子罕的意思是说:赵武奉命出击,以掩护晋国全军撤退,而郑国国君也同样奉命出击,以掩护楚军撤退。所以,战场上这对敌手是“同病相怜”的命运,既然大家都同病相怜了,那么,嘿嘿,我的意思,你的明白?

赵武却听不懂,他躬身请求:“请让我们开始吧!”

子罕苦笑了一下:“非得开始吗?”

赵武笑了:“郑国还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讨伐?”说罢,赵武回车,子罕愣了。

郑成公看出子罕的犹豫,他态度坚决:“楚王为了寡君损失了一只眼睛,寡君绝不能背弃楚王。既然晋国人要战斗,那就战斗吧!”

子罕原先对赵武说的话,是提醒对方:你我同病相怜,不妨走个过场。我们彼此站在弓箭射程之外,吼上几嗓子,而后相对列阵,坚持到日落,再各自撤退。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彼此的任务,何必要闹得脸红脖子粗,兵刃相见呢?

子罕这个建议被赵武断然拒绝,因为他已经很清楚,晋国称霸的决心很坚定,郑国不屈服,那么这场战争还将继续下去。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让战争拖延到他这位小领主承受不起,还不如早早结束这场灾难。

郑君回车了,子罕一步三回头往自己军阵中行进。看到子罕的动作,在赵武战车上的齐策悄声提醒:“主上,对面的郑国执政战斗意识不强,他频频四处张望,是在担心我们的援军。这次我们只要把声势做足,郑国人一定逃得爽快。”

赵武撇了撇嘴,斜着眼睛看了看齐策:“你好歹也算是个著名的兵法家,遇到这样一只软柿子,不好好捏一捏,岂不辜负了兵法家的名声。”

齐策好奇的打量了一下赵武,无所谓的说:“我一向以为主上爱惜士兵的生命,所以才出这种虚声恫吓的计策,既然主上要打,那就打吧!”

对面的郑成公回到自己的军营,他心神不安的登上巢车,观察对面晋国的动态,看到晋国士兵在原地跳跃不停,他转身询问子罕:“晋国士兵为什么站不住,他们原地跳个不停,莫非犯了什么病?”

这个问题子罕也回答不出来,但如果郑国国君去询问赵武,或者任何一个赵氏私兵,没准这些赵氏私兵会老实的回答:“在比赛前热身嘛!怎能不来个热身,运动一下胳膊腿。”

过了一会儿,郑成公自言自语:“晋国的战车来回奔驰,又是怎么回事?啊,他们都跳下了战车。”子罕回答:“这是晋国军队在进行战前祈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