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两个码头都足够远,敌人来了就有了足够的预警时间。最后,两个码头的距离还处于可以忍受范围,便于在筑城的时候利用两个码头输送物资。

魏舒得到赵武的赞许,也将手里的权力稍稍放松。等五天后,荀罃从陈国国都回来,新军已经开始带领联军辅助兵在河边挖壕沟取土、砍伐树木、制作砖窑、烧砖砌墙,其中,也包括魏家士兵。

“陈国支援了三万人!”荀罃在河堤上向赵武介绍:“这里面男男女女老少都有。没办法,陈国是个小国,面对楚国的攻击坚持了一年,又受到顿国的袭击。如今,陈国国君的意思是:要报复顿国!时间大约在夏粮收割之后,大约是冬季了。现在是夏末,我要求你在冬季来临之前,全力把这个小城筑好。同时,还要渡河去对岸侦测一下顿国的情况。”

赵武散漫的回答:“顿国的情况不用侦查 我这里筑城要烧砖,需要大量的柴草,还有相关人力物力。如今,对岸的顿国渔夫天天来我这里交易,顿国的情况,你要问顿国国君穿内裤了没有,渔夫可能不知道,但顿国军队的动态,我这里了如指掌。”

荀罃吃了一惊:“你跟顿国渔夫交易?你拿什么跟他们交易?”

“铁器,或者少量深加工的农业物资。”赵武回答。春秋时,民间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只有国与国之间的大宗交易,才能用到铜钱。那时的铜钱体积笨重,价值也很高。

“顿国农夫给我送来活鱼、活鸭、以及上好的木材、铜铁矿石等,我随军的工匠加工一下,将活鱼变成鱼干、鱼脯,将木材做城各种木器,比如木碗、木勺、木凳、木床,再拿这些东西跟人交换,总能获得几倍的物资。目前,交易的盈利所获我抽取一成,剩下的跟相关人员对半分,一部分当做筑城物资,一部分归匠师自己。对这种分配份额,大家都很满意。”经营之道,赵武在晋国自谦老二,没人敢自称第一。

荀罃被赵武所说的弯弯绕迷惑住了,他无心去了解详细,只是赶紧把话题调到自己擅长的:“陈国对我们的仁慈非常感激,我已经许诺:这座新城筑城之后,我们的联军自种自收,不敢过于麻烦陈国。等陈国的局势稳定了,我们还会自动撤离这座城池,并将城市完整地移交陈国,那些愿意留下来的农夫,也将随城市一起转交。陈国上下对我们表达的好意非常感激。陈国君臣发誓,愿誓死追随我晋国。既然这样,那些陈国百姓就不要过分劳累了,我们要不断向陈国百姓,表达我们的真诚善意 你明白吗?”

赵武应诺:“咱人数足够了!放心,我有办法让陈国人免费劳动,还能让他们心怀感激………咱教给他们的是手艺。历来,学手艺的人替师傅免费劳动,那不是天经地义?哼哼,一般人想找这种无偿劳动的机会,咱这师傅还不一定要他们呢?”赵武没说的是:他是打算在此处开培训学校,培训数万当地百姓。但事后,这些徒弟跟不跟师傅走……再议!

稍后,总数十万多人的辅助兵,在赵武的指挥下,甩开膀子大干起来。既然这座城市最后终将移交陈国,赵武干起来不免偷工减料。比如南方潮湿,燃料主要是木柴,导致窑温老是升不上去。赵武干脆打马虎眼,用没有烧透的砖开始砌墙。那种砖,砖心部位还是泥土,根本没有烧成陶,但他只要数量,不追求质量。

用这种砖,十万多辅助兵花了三个月的功夫,砌起了大约十米高的砖墙。由于这种砖质量不佳,赵武就用数量拼,出于乌龟流的自觉,他砌出来的砖墙厚度有一丈。春秋时的一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半,足够一个人横的躺在墙上。这堵砖墙没有采用传统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方式修筑。砌好后,城市也不是一座方城,建成的城墙歪七扭八,而每一堵城门前,赵武更都留下了一个凹口………瓮城,使得城墙显得更七扭八歪。

这堵城墙修好后,准备了三个月的木匠们,立刻把早已做好的房梁门柱竖起,依托城墙修建了上下三层的台阁。这座台阁就是联军的兵营,背后就是他们要防守的城墙。环绕城墙一周的联军兵营,房间修的实在太多,即使联军所有人住进去,都有大量的空余。于是,联军全部入住不说,每三两人就是一间房,军官的房间更大,连辅兵都住得很宽敞。使联军上下齐满意。这座建筑群落,由于主要建筑群都拥挤到城墙边上,城市中心的位置反而空余下来。赵武在城中心堆了三层土台,土台最高处的天守阁,就是联军指挥部。

而土台第二层,恰好跟四处城楼齐平。赵武拉了几道铜索,贯穿四处城楼与土台。这样,联军的指挥命令,可以绑在铜索上,快速传递到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