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贰U獯未蠹姨�业暮昧耍�隽宋侍猓�镌鹞业W拧!�

于是,郑国再次附楚。此时,郑国向晋国报捷的使者刚刚离开新田,正是这位使节,将郑国俘虏的蔡国司马进献给晋国。

郑国人又叛变了。这时的郑人还不知道秦人临时抽腿撤了,也不知道楚人因等不到秦人,已有撤退的心思,他们只想着郑国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郑国人也知道,这次背叛,算是彻底惹怒了晋国人,因为晋国人绝不会容忍楚国把郑国当做踏板进攻晋国。郑国与晋国相邻,前一次楚国就是以郑国为踏板,直接入侵了晋国本土。故此,晋国人一定会先发制人,狠狠的报复楚国人。

为了尽量平息晋国人的怒气,郑国国君(简公)派使公子伯骈到晋国向悼公解释,说:“您曾命令敝邑(敝国):修整你们的战车,戒备你们的军队,去讨伐捣乱的国家。蔡国人不服从贵国,因此敝邑的人不敢安居,全数调集部队讨伐他们,俘获他们的司马燮,并献给了贵国。

现在楚国来征讨我们,质问“你们为什么对蔡用兵?楚国人焚烧我们堡垒,侵凌我们的城郭,敝邑的人民,无论夫妇男女,为了相互救援,难有片刻歇息。眼看我们的社稷就要倾覆,但我们郑国却无从控诉。我们那些死去和流亡的人,不是父兄,就是子弟。国内人人愁苦悲痛,不知道去那里寻求保护。如今我们的国人已穷困不堪了,他们不得已接受了楚国的盟约。狐(郑简公的名字)与身边的大臣看到众怒难犯不能禁止。我郑国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敢不来向您报告。”

这样的强词夺理自然不会被晋国人接受,郑国公子伯骈根本没有得到晋国高端的接见。执政荀罃派行人(外交官)子员回复:“您(郑简公)受到楚国的威胁,并没有派一个使者来告知寡君前去援救,就立刻顺从了楚国。可见这完全是您想这么做,你是郑国国君,郑国还有谁敢反对您?既然你这么决定了(指背叛晋国),寡君将率领诸侯,和您在您的都城下见面,您就等着吧!”赶走了郑国使者,荀罃立即下达了动员令………全国动员令。

战争,再度降临晋国。

第一百一十章 七重门

此时,赵武在邯郸举行的“大家臣评议会”也进入了尾声。

随着季节进入春季,各地开始布置春耕。接到全国动员令的赵武直砸嘴:“四军全出,全国动员,晋国人啊!在需要拼命的时候,从来就敢孤注一掷。”

前来送信的是智氏家将首领“杵”彼此都是自己人,智氏武士杵说话嘴上就没个把门的:“元帅的意思是:把四军全部带上战场,另外齐国、鲁国、宋国、卫国也将派出联军助战。这里还有一份给许国国君的命令,元帅命令你带上许国的全部军队一起出战。我们其他的附庸小国,这次也将派兵参战。论起来,这是一场比鄢陵大战,规模更加宏大的战争。”

赵武摸摸脑袋:“国内的军队全部带走了,齐国?噢,对了,元帅肯定会把齐军主力一起捎带上,那么他们不情愿,也必须陪我们战斗………那么秦国呢?国内至少要留下一些部队防范秦国吧!”

杵回答:“去年年底,国君在蒲城检阅了由你建立的“警察”部队,以及各地的州兵,士师(大法官)士弱夸耀说,仅凭这些武装,就能够打败二流小国的挑战……噢,对士师的说法,元帅也表示认可。”这年头,秦国居然在晋国人的眼中成了二流国。

赵武再问:“那么,国中由谁镇守?” “应该是士鲂 ,除了下军佐士鲂之外,我晋国其余七位正卿,需要全部出战。”

荀罃这是在恐吓,赤果果的恐吓………楚国人刚刚获得郑国的投靠,难免想再来一次入侵晋国本土。荀罃在这事儿刚露苗头的时候,立刻发动全国力量迎击楚国的挑战,这是用实际行动让楚国明白:你敢跨过郑国做出攻击企图,我们晋国人就敢跟你拼命。

赵武还是有点担心秦兵的凶悍,他是知道的,单靠退役老兵与伤残老兵组成的巡警队伍,迎战秦国人,恐怕……这些巡警,在现代也就是相当于城管队员的角色,这种人“内战内行”外战嘛!说得好听一点,那叫“有心无力”。不过,这件事由士师兼大司寇(大法官兼警察总监)士弱打了保票,他还特地推荐自家叔叔士鲂 留守国内。如果赵武此时反对,没准要引发家族大战了。

“好吧!我带五千领主武装出战,在加上一百乘许国士兵。”赵武平静的回答。

因为,赵武现在头上还有一个官衔:许国国相。大国的卿同时担任属国国相,这是春秋之后才开始的现象,但赵武的出现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