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允,大骂:“瞧你们两个混蛋做的什么事?既然做了,就不要怕担当。当时咱们已经向宋国人推辞过了,是宋人非要用《桑林》款待我们的,如果世上真有桑林鬼神,让鬼神降罪给宋国人吧!”

果然,悼公病情不久即见好转。悼公此时年方24岁。悼公病刚好,晋军准备重新启程,虎牢城使者连续不断报告:“不好,秦军再度入侵!”

荀罃立刻举起手,军中司鼓如丝响应,随即敲响了罄,一声清越的金属声刚落,无数青铜罄的响声如滚雷在大地上滚过。纪律严明的晋军青铜洪流嘎然而止,整个大军没有发出半点声响,便像一条长蛇般停顿在大路上。

荀罃抬眼北望,天际尽头是周王室的领地,再过去是晋国韩氏封地,然后就是魏氏、智氏封土。此刻,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无数道烽火直冲云霄,一条条烟柱组成一片巨人的森林……但这种状况并没有终止,附近的烽火台见到烽火传递到身边,也立刻点燃自己的烽火,一道道火光与烟柱像接力赛一样,继续向远处传递。

寂静的原野上,晋国庞大的军队中,唯有荀罃的声音响亮:“秦国来了多少人?目前战况如何?”

使者回答:“秦军突然出现在魏地腹心,武威堡已经成了秦军后方,如今武威堡情况不明。秦人正在向智地推进,并纵兵掳掠四野。现在国中到处是散落的秦兵,无法探知秦人兵力。魏舒只得闭城固守,并请大军迅速增援?”

荀罃再问:“赵武子呢?他战死了吗?秦人怎么会突过武威堡的?武威堡是否陷落?魏氏守卫者是否发出烽火?”

这时,栾黡低声嘟囔:“当初派赵武留守国内,是想着他比士鲂强点,如今看来,他强的也有限。”

荀偃厉声呵斥:“住嘴!大敌当前我们的敌人是入侵者,不是你的同僚。”

荀罃冷漠地扫了一眼栾黡,继续望向使者。

使者继续回答:“秦军出现在魏地腹心时,司徒(赵武的民政职务)正在虎牢城监督维修。我来的时候,新军将(赵武的军职)已带领赵氏武士迎战去了,他派我继续前行,来通知元帅。”

话音刚落,一声整齐的叹气声传来,数万晋军听到这消息,一起松了口气。

国君的高参、新军佐、中尉魏绛与赵氏并肩作战久了,对赵氏最了解,他首先开口评议战况:“我听赵武说过,赵氏骑兵最擅长追南逐北,秦人如果结阵对付赵氏骑兵,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但秦人既然分散士卒进入乡间掳掠,那么他们在赵氏骑兵面前,就是一盘菜。”

范匄附和说:“秦兵轻兵突袭越过崤山,进入我国后补给一定不足,因此,他们不得不四处搜掠粮草。但这样一来,分散的秦人虽然凶猛,但论单独打斗,赵武子该比他们还凶……”

栾黡对这点也无话可说:“秦人不跟赵武比堂堂正正之师,反而比突袭……论突袭,赵武子天下第一。如此一来,国内不用我们操心了。

荀罃摇头:“秦人作战方式诡异,上次用弱兵引诱士鲂攻击,这次又分散兵力四处掳掠,我们如果四处清剿,也等于分散兵力了……不行,全军卸下战车上的战马,挑选擅长单骑走马的士兵,组成一支增援部队快速回援。魏绛,我记得你军中有赵氏制作的轻车,有多少辆?全拿来!命令士兵脱下战甲,轻装前进!”

范匄恍然大悟,马上喊道:“没错!国内现在不缺武器战甲,缺人。只要我们空手跑回国内,司徒(赵武)会预备好武器与铠甲。快点告诉士兵轻装前进,跑回国内就是胜利!”

危急关头,一向老好人的荀罃显示出罕见的强硬:“不妥!君上刚刚病愈。再说,诸侯国的军队跟在我们屁股后头,我们晋人一向遇事好整以暇,不能让君上的病况出现变化,不能让诸侯看到我们的慌乱。荀偃,你带领大军继续缓行,一路保护好君上,直接回新田城。我带领援军速行,去救援赵武。”

一向暴躁的荀偃这次难得稳重,他一拍胸膛,回答:“当今危急时刻,谁敢捣乱,那是我的剑不锋利。元帅放心,我会压住阵脚,带领大军缓缓而行。至于元帅……其实,我最放心赵武子,这孩子属乌龟的,一定不会像士鲂那样轻敌冒进。所以,元帅无须慌乱,只管保持军队战力缓步前进。嗯,小武是从虎牢出战的,虎牢的物资一定充足;另外,魏氏兵坚甲固,兵源充足,元帅可以在魏地得到补充。”

稀罕的是,一贯稳重的荀罃表现的比平时的荀偃还要暴躁,他打断荀偃的话:“我为元帅,晋国遭遇两次入侵,这是百年之耻。这份耻辱落在我身上,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