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怠�����涣颈�当嗦计呤�迕�奖��切砉�娜�丁�

在田苏忙着编录军队的同时,赵武也稍稍履行了他的国相义务,开始统一协调许国的春耕,对于曾经规划过超级大国晋国的农耕事务的赵武来说,小国寡民的许国简直不用破费什么精神。按照条块分割法,他将许国化成九个部分,除许国国都外,其他八个区域派出弟子各负其责,不用半天的时间,就把活安排完了。

小国寡民有他的悲哀,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国家的行政能力特别强。赵武派出的手下几乎同时到达指定位置,而后根据统一协调,开始在坡地种植牧草;在山阴、山阳种植不同果树;在平地种植稻谷;在湖泊进行人工养鱼;在自家庭院建立鸡陂、鸭寨、猪舍等。

一个月后,许国春耕结束,赵武开始组织闲散人员修建国道,并沿线建设村寨。可是,等任务布置下去,赵武又懒得亲自督促,他丢下几个管理人员,继续执行计划;自己带着田苏整编好的许国军队转身回晋国。路上,赵武在邯郸以及邯郸所在的甲氏附近停留了一个月,验收了春耕情况。

此时,晋国发布了召集令。因为此时郑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只是还没有出战,消息传来,晋国被郑国人的狂妄惊呆了,弱小的老牌投降国竟敢悍然进攻自己最忠实的盟友、最听话的小弟,这世道怎么了?极度的震惊过后是极度的愤怒,天下间没人敢如此蔑视超级大国、老牌霸主的权威,即是楚国人,想攻击晋国之前也要考虑、再考虑,郑国人居然……什么叫不知天高地厚,这就是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

彻底无语的荀罃,决定这次该由晋国先发制人了。虽然国君答应庶民休战三年,但盟友遭受侵略,属于例外情况。他果断下达征召令,召集各大领主集结。由此,晋国的“二驾之战”开始了。

接到召集令的时候,赵武带领自家武装刚走出邯郸附近,他在战车上回身询问田苏:“各地领主的情况怎么样?”赵武不问自己领地的情况,而问其他领主,是因为首先赵氏的情况他了解。其实,赵氏是个特例,在别的领主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赵氏还算中等富裕,所以不能拿赵氏的情况来衡量国中的普遍状况。

田苏回答:“其实我们去年一年虽然打了四次仗,但除了栾氏,也就是我们辛苦了一点,其他家族不过是随国君去南方走了一趟,攻击了一个小城,战斗在六十天内结束,算不上辛苦。其实栾氏也算不上辛苦。虽然他们在攻击偪阳小城的时候,损失很大,但随后栾氏从郑国获得了补充。而且他们去虎牢驻守,只是撤军途中顺便休息。所以从辛苦上,比不上我们。唯有我们从西奔波到南,刚回国又要去,连家族最后的武装都用上了。

这样一平衡,我们现在什么状况,其他中小领主也是什么状况。三年免税,百姓三年的收入不用上缴,苦的是领主而不是百姓。这三年,谁都知道即将有大战,所以有点闲钱都去购买武器与铠甲,光看这三年我们的武器铠甲销售状况,就能知道。我们的武士已经全面换装升级,大多数人都换上了铁兵器,几乎所有人都有了铠甲,我们准备好了。”

赵武赞同地说:“这三年,我们不止销售了十万件铠甲,加上他们原来拥有的,以及国家武库中的装备,足够将全国的武士武装三遍了。楚国人也许没有想到,他今年再见到晋国军队,已经是一支全甲士的军队。不过,我们去年太辛苦,几乎所有人都动员了一遍,国君恐怕不会再次麻烦我们吧!”

田苏轻笑:“现在是摘取果实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恐怕人人都不肯落后,国君留下谁,也不会留下主上。”

果然,赵武才回到自己的府邸,国君派人来通知,跟随寺人勃缇,来到宫城,国君正在与他的弟弟打棒球,宫里的寺人们组织起两支队伍,正在陪伴国君玩耍。悼公看到赵武,扔下了球棍,一边脱下面盔,一边问:“武子,甲氏与许国的情况都好吧?”

赵武拱手:“君上,两处情况都好,春耕已经结束,今年该是一个丰收年。”

悼公擦着汗,说:“元帅估计郑国人将于初夏出兵,我们的军队也该在那时候抵达郑国,寡人已经去召集宋、鲁、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诸国国君及齐国世子光联合伐郑。宋国人比较心急,左师向戎的军队已经抵达郑国东门。”

赵武问:“我们的军队完成集结还需要多久?”悼公回答:“十二天!十二天后,上军首先出发。”这么快,赵武记得上次伐郑,晋国用了三年时间召集盟友,现在只用了几个月,这说明悼公去年解散诸侯军队的时候,一定跟诸侯们约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