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1/4页)

从水路走的,路过新田时没有进城,大约我走的时候,你还没有从新田动身……”

女齐慢慢坐下来:“那么,现在是我们需要卫君求和,而不是相反。”

赵武冷笑一声,不耐烦的下令:“命令其它五个师停止组装攻城器械,命令许国、鲁国的军队准备开拨,推进到齐国边境。”

齐策连忙劝阻:“不可,主上,卫国国君就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顽皮孩子,现在临时撤走鲁国与许国的军队,他见到压力减去,反而不想出城了,如此一来,我们又要调遣军队做攻城准备,反反复复,不是浪费时间吗?”

赵武狞笑的望着帝丘城墙:“下令,派人进城去对卫国国君下达最后通牒:今日日落之前,卫国国君如果不出城,那我就进城,我去找他。”

齐庄公是怎么出兵的?春秋时代信息传递不灵,事后搜寻,按照齐国太史令记载:两个月前,齐国田氏宗主田完拿着新获得的赵氏骑兵剑匆匆赶到了国都临淄。而在临淄城中,齐庄公正踌躇满志,听到田完要求觐见,他得意洋洋的招来田完,炫耀说:“田卿,晋军的主力牵扯在曲沃,赵武子率领他们最后的军队,以及盟国军队去围攻帝丘,这下子,晋国人已经没有余力应付我齐国了。我已经集结起兵力,以庆丰为大将,准备讨伐晋国。”

齐庄公说着话,手里把玩着一顶绿色的帽子。齐庄公是国君,奇怪的是,他手上的帽子居然是执政规格的帽子。田完盯了一眼齐庄公手上的帽子,庄公看到田完的目光在帽子上稍作停留,他马上得意洋洋的扬起帽子,炫耀说:“这顶绿帽子是崔杼的,没想到吧!这是崔杼夫人棠姜亲手交给我的。”

由此,中国多了一个新词:“绿帽子”。

田完吃了一惊,但他不敢评价崔杼的事,赶紧把手里的宝剑呈献给齐庄公,恳切的说:“君上,我家的旁支田光从晋国辗转购买了一柄赵氏骑兵剑,请君上欣赏。”

齐庄公愣了一下,他缓缓的接过田完献上的宝剑,开心的说:“我被囚禁于赵氏的时候,曾经看过赵氏的骑兵剑,早听说这宝剑非常锋利,可赵氏对这类武器控制的很严,没想到你能搞到一柄。”

春秋时代,佩剑是身份的象征,就像千年后西洋人手中的权杖一样,那是一种贵族的标志。大多数春秋人出门可以不穿袍子,但绝不会忘记佩戴宝剑。故此,在一般情况下,没人把这种类似权杖的佩剑轻易转让出去,更何况是一柄新式宝剑。

齐庄公曾亲眼目睹过赵氏武器的锋利,但他却没机会近前欣赏,这次终于能一睹赵氏宝剑的秘密。齐庄公兴趣盎然的从鞘中抽出剑来,随手舞动着,内行的评价说:“不错不错,剑柄枕器分量大小合适,使得整柄剑挥动起来,剑刃轻若无物,这剑身弯曲的弧度也恰好。既然是骑兵剑,大约在马上挥砍起来,更加方便。只是不知道这剑的锋利状况……来人,拿几柄宫中藏剑来。”

不一会儿,侍从们拿过几柄宫中藏剑;不一会儿,地上多了几柄被砍断的青铜名剑。

齐庄公叹了口气:“你送这柄剑给我,大约是想让我对晋军知难而退吧!可是现在我大军已经集结好了,不能不出发了。”

田完小心翼翼的回答:“赵武子擅长突击,如今他的主力虽然被吸引到帝丘,但我听说,他攻击卫国西郊,没有抵抗者。整个军事攻击行动,到现在晋国联军还没有出现大伤亡。所以赵武子兵力虽少,君上还需小心应对。”

齐庄公挥了挥宝剑,回答:“你放心,我打算从卫国南部越境,首先攻击卫国朝歌。卫国现在一团乱麻,我齐国军队是友军,卫人不会提防我取朝歌的物资。补充之后,在朝歌附近渡过黄河,目标直指晋国旧都绛城。朝歌会给我提供足够的粮食,我带领大军穿越太行山潜行,不会有危险的。”

田完悄悄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劝了,如今鲁国、郑国的军队都到了帝丘城下,卫国一片混乱,从卫国南部攻击,赵武恐怕来不及调兵堵截……确实是一个偷袭的好办法。”

齐庄公微微一笑:“没错,晋国的军队不在南就在北,他们的腰部正好空虚,我从中快速突击,定能打晋国一个措不及手。嘿嘿!赵武子不是擅长突击么,这次,就让我来突击一下他。”于是,齐庄公悄悄出兵了。

此刻,帝丘城下,心急的宁喜没有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便匆匆忙忙的带着卫献公,连夜打着灯笼赶到赵武军中。赵武拒绝接见他们,卫国君臣在黑暗中等了许久,女齐打着灯笼,带着一队武士赶过来,大呼:“宁喜、北宫遗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