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齐军将领无人应答。这些勇士们在齐国的时候,称霸乡间,也算是一个乡中恶人。如今碰上了赵武子,他们突然觉得自己怎么看都是良善人,原来他们个个心地善良,特容易心软。

齐庄公有点不满:“即使赵武子带领全部军队赶到,他能有多少人,两万人了不起了,我们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啊!”

第一百九十三章 矛与盾的纠结

一名齐国将领弱弱的提醒:“其实,我们二十万大军这数目,是连辅助兵也算上的,真正能上战场的武士也就三万多。如今,经过连番战斗,现在能有两万人就不错了……虽然从数目上看,我们似乎比晋国人兵力雄厚,但晋国人有两万武士,按过去的惯例估算,我认为我们至少要十万士兵才可抵挡。”齐军将领猛烈的点头……

这话虽然齐庄公心中也承认,他就是因为这原因打算“宵遁”的,但回想到自己曾耀武扬威,直接攻入了晋国腹地,怎么一转眼,曾经如狼似虎的齐军变得如此胆怯,非要十万武士才敢应战两万晋军,齐庄公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好歹我们也曾万里突袭,一直攻击到绛城,怎么诸位遇到了晋国正式的军队,却连求战的欲望都没有了?”

智起摇了摇头,站了出来:“我智起不成器,愿为君上断后”。邢蒯深深的盯了智起一眼,拱手说:“别了!”中行喜随之拱手:“别了!”

这两个人说“别了”而不是再见一类的话,栾鞅立刻明白过来,可是碍于齐庄公在面前,他不好明白的说出来,唯有拱手,郑重叮咛:“阿起,我护送君上连夜撤离。不要求你与赵武相抗多久,请你给我们争取三天时间。三天后,无论投降或者败亡,全凭你自主。”智起点头,郑重承诺:“我一定为君上争取三天时间。”

深夜,齐庄公带领齐国几位重要将领,以及晋国大部分逃臣连夜逃亡。这一路奔逃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回首眺望来时的道路,闷闷不乐:“栾卿,这二十万士兵可是我齐国最后的青壮,智起能为我带回多少人?”栾鞅把脸扭到一边,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齐庄公无奈,询问话最少的人邢蒯:“邢卿,智起总算是智氏族人,赵武子会手下留情吗?”邢蒯闷闷的哼了一声:“君上,赵武子报复心最重。”

齐庄公不明所以然,中行喜看到齐庄公依旧不明事理,他很无奈的解释;“君上,这二十万大军的命运,在他们攻击孟门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所以赵武子才要不依不饶的追击我们。我听说卫国现任国君斩杀了三百晋国戎卒,赵武子攻入帝丘后斩杀了三百家卫国贵族殉葬;我们二十万大军攻击到绛城,前后杀了不止两千名晋兵。原本杀就杀了,可是不应该拿晋人的头颅堆砌成“武军”,这是对晋国莫大的侮辱。赵武子这人报复心极为强烈,当初他率千人就敢追击楚王,如今他费尽心力,围住了齐国二十万军队,如果我们要能逃出一万人,他就不叫“赵武”了。”

邢蒯这意思是:“赵武”,这名字意思就是“报复”。

齐庄公愣了一下,很不甘心:“智起总算是智氏族人……”中行喜打断齐庄公的话:“我与智起都是宗族里的旁支庶子,当初范匄煎迫我们的时候,连我们本宗都没有出面维护,赵武子虽然与智氏亲切,他能庇护我们这些庶子吗?”

正说话时,一轮红日跳出地平线,齐庄公看着地平线上腾起的红日,喃喃自语:“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升起来了,智起无可奈何的出营列阵,他昨晚已经安排人伪装成齐国国君,此刻他出营致宣战词,指着假冒齐国国君所在的位置,装模作样说:“智氏逃人智起,问候姐夫、副帅赵武子,我智起背离晋国,如今已经后悔了,若我重归晋国,不知道副帅能否庇护?”

赵武刚一张嘴,身侧的田苏抢先说:“当然可以,赵氏现在完全有能力庇护你!”

齐策立刻扯一扯赵武的袖子,连续使眼色,赵武不明所以然,只好闭嘴不说话。对面的智起听到田苏的答应,拱了拱手说:“虽然如此,但我智起深受齐国国君的庇护,请整顿你们的车马,请允许我与赵氏奋力一战。当然,此战无论成败,我智起都将向赵氏投降,只希望赵氏今后能予以庇护。”

田苏低声解释:“主上,智起也算是智氏的才俊,现在智氏家主智盈年幼,故此智氏支撑不起来,如果智起回归智氏,撑起了智氏家族,我们的力量会更加雄厚。”

齐策看了看左右无人,沉下脸来喝斥田苏:“苏,你虽然担当了一阵子赵氏家臣,可你出这个主意,就不应该再称呼我赵氏宗主为“主”。如今晋国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