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1/4页)

赵武看了一眼程郑,继续说:“解决的方法无非四个字:开源、节流。先说开源我听说南方的楚国受灾并不严重,另外,宋国人一向与楚国藕断丝连,我打算收集以往征税里各国缴纳的珠宝玉器等奢侈品,委托宋国执政子罕,向楚国商人采购粮食,而后双方在虎牢交易。另外,我打算派出船队,在河上、海里捕捞可以充饥的肉食,以代替粮食充饥。

所谓节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熬过眼前的困难是最重要的,如今人都不够粮食吃,哪有心思顾及牲畜,我准备除了留下少量的种苗,把国内的鸡鸭猪全部宰杀,另外还要宰杀部分战马与牛,以节省饲料,增加肉食……”

“不可!”中行吴大叫:“我晋国称霸于天下,所以我们可以让天下来负担我晋国的灾荒,靠的是我们的武力冠于天下。如果我们宰杀战马与牛,我们的军事力量削弱了,列国还会乖乖向我们纳征吗?”

赵武缓缓的提醒:“非常时期!”

据说战国时代,当秦赵争雄到关键时刻,赵国的战马没有饲料,赵王下令把赵国刚长出的麦苗全部割了喂马,使得赵国一战成功,缓回了力气。非常时期,就要有“舍得”的勇气。

韩起知道赵武打算做什么,他举双手双脚赞同。于是他开口说:“人存地存,人亡地亡!非常时刻,只要我们的百姓活下去,我们晋国的国力就没有损伤。牛羊少了,大不了我们再去狄国掠夺,大不了再勒逼附庸国进献。”

赵武马上接过话题:“没错,关键是怎样熬过这场大饥荒,诸位今日宰杀多少牛马,我承诺,事后如数补偿你们。”

这场大会范鞅没有参与,事后,晋国卿大夫将讨论的策略一一公布,晋国公卿大夫齐声称赞赵武推出的这一连串策略充满了仁义。当然,晋国在如此危难的时候,晋国大夫忙于讨论如何度过难关,也就顾不上参与先元帅范匄的葬礼了。这点连范鞅都不敢抱怨,因为细说起来,晋国现在的天灾也有人祸的成分。按照赵武当司徒时建立的水利灌溉体系,范匄如果在灾荒初始时着手防御,不会让百姓过得如此惨痛,晋国公卿现在是在替范匄擦屁股。

然而,给范匄擦屁股远远没有结束。数日后,范匄落葬九原,赵武领着公卿大夫回转。范鞅领着一个贵族模样的人前来见赵武,他向赵武引荐:“元帅记得上次我们讨伐齐国的时候,曾经招引了部分齐国大夫吗?……这位是齐国大夫乌馀,他的封地在齐国的廪丘(在今河南省范县),上次他举廪丘投靠晋国,我父接纳了他,把廪丘纳入我晋国的领土,可是一直没有正式确立乌馀的爵位。元帅,乌馀携带廪丘投入我晋国,也算是为我晋国增加了领土。我父亲去的仓促,今后廪丘的事情。就请元帅处置了。”

赵武翻了个白眼,范匄死的仓促吗?齐晋一战过去多少年了,齐庄公用一年的时间熬死了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继母,砍死了自己的兄弟,然后把齐国的君位夺到自己的手中,最后又来偷袭晋国。人齐庄公万里偷袭,都已经逃回国去了,范匄还没有处理完一位小小齐国大夫的封地问题?

赵武一阵冷笑。范匄这是贪欲又犯了,他想把乌馀纳为自己的附庸,顺便将乌馀进献的领地当作自家的小金库,准备好好享受几年……但现在范匄突然去世,乌馀不愿意了:当初我卖身投靠就是图狗仗人势的,你范氏拿走我的领地,让我附庸范氏,总得有个说法吧?于是,范鞅不得不向赵武揭开了谜底。

不过,细论起来,士匄做的事,大方向也没有错。晋国就是要吸纳齐国叛逃的臣子,兼并对方的领地,以此悄悄向齐国扩张。这是赵武与范匄商定的扩张策略,唯有这样的蚕食政策,才不触及春秋时代的封建规则,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君权。当然,其他国家的君权也损害了,只是齐国是敌国,他向晋国投诉君权受损,晋国会理睬吗?

赵武的目光转向了面前的乌馀,这是一个精悍瘦小的中年男人,他的目光透露出强烈的渴望,燃烧的欲望让他两个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他的身材虽然瘦小,但浑身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此刻乌馀站在面前,赵武感觉到,似乎此人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万钧。

韩起看到赵武在与范鞅交谈,他不放心的走了过来,站在赵武身边,并肩而立。

赵武想了想,回答说:“这事不着急,我们刚才颁布了应对大灾荒的紧急经济法,接下来我打算确立国内的爵位等级、军功等级制度。乌馀大夫拿自己的领地进献给晋国,这让晋国的国土伸展到黄河南岸,也算是开疆拓土。即然这样,我晋国承认你对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