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大旱,列国百姓嗷嗷待哺,我家元帅让我粮仓装满了仓……”

赵武骄傲的点点头,开口说:“我们陪嫁的工匠里,会多多选择吴国需要的人才,至于吴国嫁来的陪嫁……我们晋国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造船工匠,还有懂得驾船出海的船工,所以,请吴国多多考虑这方面的赠嫁人选。”

季礼拱手,至此,他的外交使命可算圆满完成。可晋平公对季礼之前说的都不感兴趣,他急切的拽拽赵武的袖子,低声催促:“还有呢?还有呢?”

正事谈完了,赵武当然要顾及国君的爱好,他转向季礼,继续问:“听说你也是个音乐爱好者,我赵城学宫被人誉为天下“音乐之城”或者被称为“艺术之城,无论绘画、纺织、染布,艺术品铸造以及音乐,赵城学宫都聚集了天下最出色的艺术人才。公子在赵城学宫待了那么久,不知道对我晋国的音乐有什么建议?”

晋国以前是唐国,后来改名晋国,所以《诗经》里没有《晋风》,只有《唐风》。

晋平公是个音乐爱好者,自登位以来,前后两任元帅都太出色了。范匄搜刮天下财富以充实晋国。而赵武则在治理内政上表现出春秋人无法超越的智慧,以至于晋平公啥事都不用操心,只管做一个音乐爱好者。

季礼是大名鼎鼎的音乐评论家,他虽然来自吴国,但他对中原音乐的评价简直是三千年的经典评论,晋平公很想跟这位三千年来“音乐评论第一人”好好探讨一下彼此喜欢的音乐。但赵武老是不谈音乐,让他很性急。

季礼也不愿意谈论音乐。他望了望晋平公的脸色,恭敬的行礼:“晋国的强盛不是因为音乐的杰出,不是因为艺术的璀璨。我季礼过去坐井观天,自来到晋国之后,看到了晋国的鬼斧神工,已经无暇去欣赏艺术了,技术就是艺术。”

晋平公很沮丧。赵武连忙帮腔:“文明是有多个侧面的,譬如两军争斗,不是一个攻击方阵就能取胜的,需要多个攻击阵型的配合与协调,文明也是一样。我晋国在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各国。天下诸侯都在向我们交纳征税,同时也把列国最出色的人才作为贡献,交纳给我们晋国。我们是天下霸主,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超越各国,在各方面都是。赵城学宫是列国仰望的技术中心,同时也是艺术中心。我们国君早听说公子对音乐的评价,君上非常偏爱音乐与技术设计,渴望与公子进行交流,希望公子不会感到厌烦?”

晋平公冲赵武直点头:,“是呀是呀!”

季礼拱手:“承蒙伯君(霸主)关怀,我季礼不甚惶恐,愿意聆听伯国的恢弘之音。”

赵武还想跟季礼交流几句,一名信使匆匆跑进来,见到赵武正在与外国使臣交流,他站在一旁不敢插话,但目光中露出急切难耐的神情。赵武见到信者的神情,他招手唤过国君的宠臣乐王鲋,吩咐:“你来接待吴国公子,我有点事……”

赵武明显想回避吴国的使臣,但国君年纪小,不知道深浅,他着急的与季礼相互谈论音乐,见别人打搅,忍不住不耐烦的问:“有什么事,快说?”

信使看了一眼赵武,赵武坦然的摆摆手:“君上想知道,你说吧!”

信使躬身:“虎牢传来消息,郑国的子产回去后,郑国军队立刻出发南下,前锋已攻到了陈国的国都。据说有郑国商人做内应,郑国军队毫不费力的进入陈国国都,他们将陈国国都的百姓抢掠一空,独独留下陈国国君未加侵犯。听说,陈国国君感觉非常羞愤,在郑军撤走之后,他站在空空荡荡的陈国国都,发誓要去楚国求取援兵报仇,并声称:楚国的援兵不来,他就终生不返回祖国。”

晋平公失声叫道:“呀!我们才安定了片刻,如今旱灾还没有度过,又要与楚国交战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春秋第一名嘴

赵武无所谓的摆摆手:“君上安心吧!这种小事,交给臣子们操劳。君上请回宫,只管与吴国公子欣赏音乐。”

晋平公这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立刻拍着手欢呼:“好啊!执政者这么说,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乐王鲋,有请吴国公子同去宫城,也让吴国公子评价一下我晋国的乐章。”

季礼担心的看了一眼赵武,见到赵武脸色含着溺爱的笑,慈爱的望着晋平公,浑不把楚国即将到来的进攻放在心上,他轻轻松了口气。楚国现在要调转注意力,转而与北方的晋国交战了,那么吴国就会松一口气,新任的吴君便有机会重新收拾残局,休整力量,筹备与楚国的再次交锋。

心情舒畅的季礼随着晋平公连续游玩了一个月,每日里要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