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4页)

而执政代替君上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军队掌握在执政手里,并不是多么可怕的末世。

在严守规则方面,叔向其实做的不错。我正在重建新规则,以适应这个社会,叔向在确立官员俸禄的时候,不因为官员本身的爵位,以及家财是否富足而给秦国公子更高的俸禄,这就是他对规则的遵守。另外,他连弟弟贪污了,都毫不留情面的执行法律,说明建立这个新规则的虽然是我,但有叔向帮我守着,才是我放心领军南下的原因啊!”

叔向顿时热泪盈眶,他抬脚准备冲过院门,感谢赵武对他的理解,但接下来听到的一句话,却让叔向停住了脚步。

赵成疑惑的抬起头来,问:“父亲,其实你自己也不喜欢遵守规则。诸侯国都抱怨说,你打起仗来从不讲春秋礼仪,这是不是一种践踏规则?父亲刚才说:一旦破坏规则,则坠入狗社会,那么父亲,现在就在狗社会了吗?父亲刚才说的话,我倒想起宋襄公的“仁义”,他不击半渡之军,结果自己却战败,成了列国耻笑的对象。可见,有时候坚守规则,是要被人嗤笑的。”

赵武笑了笑:“没错,有些规则,其实不一定要遵守,因为那些规则不是维护我们的利益,反而妨碍了我们的发展。你看我新确立的规则,比如十八级军功制,规则确立了每种爵位的人可以佩戴什么样的“日月星”标志,但却没有确立每种爵位的人该穿什么等级的相应衣服,戴什么等级的相应帽子,住在什么规格的屋子里,乘坐什么级别的马车……你知道为什么吗?”

叔向侧耳倾听,墙对面没有声音,似乎赵成轻轻摇了摇头。

只听赵武又继续说:“周礼是很繁琐的,繁琐到什么级别的人,日常吃饭该采用什么程序,什么级别的官员该吃什么规格的饭,用什么样的碗,听什么样的音乐,穿什么样的衣服……这种繁琐常常令人发指。所以父亲不愿遵守这种规则,因为这些旧规则的确立,是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却不符合现在的生产力水平。

比如鼎器,过去用蜡模铸造,领地面积限制了蜂巢数量,蜂巢数量又限制了蜡的产量,蜡的产量限制了鼎器的铸造。于是,越是巨大的鼎器越需要拥有广芜的领地,为了防止争夺资源的相互攻伐战争,周礼制定了详尽的礼器规格。

但现在,石膏模具的应用,已经使得钟鼎器铸造与蜡的产量无关,与封地面积无关。于是,过去一位大领主、终生不见得有能力制造出的鼎器,现在一家小作坊主每天都能生产数十个,放在店里还愁卖不出去。如此一来,我们还需要限制使用人的级别吗?要知道,店里卖出去的东西越多,店主上缴的税收越多。他雇用的人手越多,领地内有一门手艺而能挣钱养活家人的,也就越多。所以我们不能限制商品的生产,因为店主卖出东西后是向我们交税的,鼓励大家购买就是鼓励税收。

同理,《周礼》中关于衣服规格、质料、颜色等等的级别限制,也都是符合当时的生产力,但现在已经不合适了。所以我在选用新规则的时候,只简单的给出级别标志,比如衣服上别的日、月、星徽记、家门口立的石虎、貔貅、鼋龙(猪婆龙)等等,但不限定各级别人使用的器具。与旧规则相比,我建立的新规则更简单,更直截了当。因为限制少,各种级别与荣誉标志,对生产力以及商品销售的束缚,几乎忽略不计。

这样一来,等生产力发展了。你家虽然是平民百姓但穿的起丝绸,那你就穿丝绸;你家虽然是贵族但穿不起丝绸,那就穿布衣。也许以后,还会有比丝绸更昂贵的东西,但同样,有钱你就穿,就修大房子,享受喜欢的音乐,吃喜欢的美食,都不禁止。同时,即使你身穿布衣,但你什么爵位该享受什么待遇,该受到什么样尊重,我都给你!你身穿绸衣,但无品无级,照样受到布衣贵人管束。

现在人常常哀叹这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末世,为什么他们这样哀叹?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过去那种缓慢的、繁琐的礼制,逐渐成了约束人们生活的东西,比如季礼欣赏的“大乐”、“雅乐”就沉闷的让人打瞌睡。而郑、卫的音乐被季礼瞧不起,却被百姓喜闻乐见,其中的原因没有其它的,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变了,郑、卫的音乐轻快的旋律,更加符合平民的日常节奏。

我刚才说生产力发生巨大的变革,你知道说什么吗?铁器时代已经到来了,青铜器逐渐在退出舞台。过去耕作粮食使用木质农具、青铜器农具,现在有了更锋利、更轻便的铁器。过去人们开荒采用烧荒的方式,现在人们可以使用锄头、镰刀,以及更多的新工具,比如锯子、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