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军的前茅防御。”

赵武看了看吴国国君余昧,余昧脸上是不置可否的神情,他初次参加这样的中原会战,不知道该说什么。赵武见对方有点不知所措,便马上将军议转向了下一个步骤,他轻轻点头,回答:“可!”

张趯紧接着出列,向赵武俯下了身子:“启军(左路军)攻击将衔接在上军之后,我军攻击节奏以舒缓为主,争取以缓慢的节奏迟滞楚军的攻击脚步,顺便替左矩争取布置时间。”

赵武犹豫了一下,说:“本军攻击主力应该是武卫军三个师,那么谁来担当启军?”

张趯躬身回答:“我将以韩氏弓弩师为主,夹杂以智氏与赵氏附庸一个师,想必这些力量已经足够了。”

赵武稍稍沉思了一下:“我从亲卫师里调三个旅作为你的预备队,万一楚军攻击狂烈,你用这三个旅替我最大限度迟滞楚军。”张趯躬身回答:“喏!”

赵武的嫡长子赵成紧接着上前,向赵武躬身示意:“右矩“承先启后”将以赵氏常备军三个师为攻击主力,衔接启军的攻击。我军的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吸引楚军的注意力,以方便骑兵师进行迂回,所以我的攻击节奏尽量平稳……”稍停,赵成不放心的补充一句:“齐策叔叔答应帮我亲自指挥,控制我军攻击节奏。”

赵武目光中露出不舍,他已深深吸了口气,点头说:“由齐策指挥,我放心了。”

戎人、狄人部落骑兵首领上前向赵武躬身,这些戎狄人尽量模仿晋人的不慌不忙,但他们的大嗓门却透露了心中的紧张情绪,只听这二人扯着嗓门喊:“戎子,我军将负责迂回,用不惜伤亡的攻击吸引楚军的注意力,以便由戎子发动亲自主持的殿后一击。”

赵武挺了挺胸:“人都说上阵父子兵,我将亲自带领武卫军三个师,衔接我儿子赵成的攻击,对楚军发动殿后一击。攻击秩序已经如此了,诸位还有什么说的?”

余昧点点头,适时插话:“我吴国水军已经沿江列阵,我们将配合赵成的攻击,顺江边突击楚军。”郑国、宋国、鲁国,以及诸附属国统帅齐声响应:“我等将按照指令进入攻击位置,遵守晋军的指挥,戮力同心,求取胜利。”

军司马祈午上前,做最后陈述:“军中司命清点完毕,等待号令;灶井已经填平,战车已经配好,士兵已经披挂,武器已经分发,各旅长已经在所在旌(一个旅打一面军旗)就位,旗号已经检查完毕,请元帅发令。”

赵武点头:“各级师长返回自己所在的师,士兵登上战车,司号鼓用号鼓清点士卒,巫师下到各个旅,带领士兵祈祷,全军待命。”

师长们躬身响应,他们各自登上了自己的战车,驾着战车返回自己所在的师。此时,中军不停的响起号鼓,每当一轮鼓号响起来的时候,那种鼓号所代表的师里,立刻摇旗呼应,士兵高声发出呐喊,表示自己注意到了指挥自己的号位。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点兵点将。”

呐喊声此起彼伏,军旗不停的摇曳,晋军甲士们一会儿登上战车,一会儿下了战车祈祷。对面的楚康王看得眼花缭乱,他正在郢都高耸的城墙上,看着晋国这架战争机器井然有序的运转着。一时之间,楚康王竟然有点结巴了,他扭过脸去询问伯州犁:“伯州犁,听说你在鄢陵之战的时候,也曾指点过先王,通报晋军的动态。依你看,赵武子多年前就叫嚷着改革军制,他改革军制之后,晋军的战斗力是前进了,还是倒退?”

伯州犁望着城外晋军的营地。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迷醉,他头也不回的回答:“当然是前进了。以前晋人虽然擅战,虽然齐整,但他们的铠甲与武器终究是自家准备的,所以虽然旗号统一,行动一致,但怎么看还是有一点驳杂。现在,这一点点瑕疵都看不到了。如今晋军的行动,看起来精确的像一台机器,没错,就像一台制作精良的赵氏战车。”

正说着,郢都城下响起一声号角,一辆战车驶出了郢都城门。公子围站在战车上,扶着车辕向楚王鞠躬。楚军开始进入战场了。

楚王终究是疼爱这个弟弟,再加上大战在即,楚军缺乏知名的大将,所以公子围带领军队返回郢都之后,楚王没有追究他私自撤退,导致楚军水路战败,令尹阵亡的罪责。整个楚国反而在兵临城下的惊慌不安中,感谢公子围将楚国的主力带回了国都,因为这份功劳,这次大战就由公子围担任主将。

公子围的战车驶出了郢都城门,在他的战车身后,七十五名精锐的楚国勇士身穿着缀满铁片的楚国组练甲,步伐整齐的尾随着战车前进。随着他们脚步的迈动,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