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4页)

卫国可怜啊!只剩下一座城市,即使晋国归还了被乌馀侵占的领土,卫国也只有两座城市。如今卫献公挺老实的,虽然不受赵武的待见,但他依然亲自带领兵马,兢兢业业的追随赵武在南方战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赵武不想把廪丘归还给齐国,又不好意思将廪丘装入自己的口袋,那么卫国是否能分上一杯羹呢?

北宫陀立刻装出一副可怜相,就差摇着尾巴说:“如此一来,恐怕上国是不会允许乌馀存在下去了,那么廪丘的归属就成了问题,伯国准备拿出廪丘来,补偿我们几个国家吗?”

晏婴还没有插话,季武子立刻抢先插嘴:“宋国的执政子罕已经说了,廪丘离他们太远,而宋国要全力经营南方,所以不打算参与廪丘的瓜分,再说,晋国人已经在南方补偿了宋国。如此一来,廪丘应该归我们鲁国与卫国分享啊!”

北宫陀立刻想起了他与晏婴的谈论,马上接茬说:“元帅曾在南方给我们寡君分了一块土地,那块土的离我们卫国太远,不好治理,所以我们卫国情愿拿出那块土地来,置换廪丘的存在。”

前面说过,乌馀很能干,细论起来,这个春秋人简直比现在的赵武还要凶猛,他一口气招惹了四个国家,而廪丘这座城市也被他治理的成为黄河两岸物资交易中心,乌馀在廪丘建了一座大市场,专门向邻近的四个国家批发晋国的商品,依靠这座大批发市场获得的税金,乌馀甚至能够同时与四个国家开战……由此可以想象,乌馀在春秋时代,是多么凶猛的一个绝顶牛人。乌馀唯一不应该做的,是他首先投靠了范氏,在晋国的政治斗争中,他最终成了牺牲品。如果此人最先投靠的是邻近的赵氏,没准这厮会成为赵武手中最锋利的长矛……

但这些都是过去式了,现在的状况是乌馀触犯了春秋规则,他越级挑战了自己招惹不起的势力,以至于晋国不得不狠下心来收拾他。在这场战斗中,四国联手的兵力达到了战车七百乘,加上晋国出动的三百乘战车,恰好是一个“千乘之战”。

就是这样雄厚的兵力,胥梁带依然小心翼翼,等各国集结好了兵力,把这个消息悄悄通知胥粱带后,胥梁带立刻假借赵武的名字,给乌馀送去一封信,说晋国最近打算承认乌馀的存在,并正式将他占领的列国土地划作他的封地,但因为对于这件事还有争论,所以需要乌馀亲自去晋国国都,上下打点一番。

乌馀听到这消息,利令智昏,他也不想想,自己进攻晋国盟国的事情,晋国怎么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认可此类事件,如果晋国真这么做了,恐怕这个霸主身后,将没有追随者了。乌馀只想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晋国的认可,为了获得正式的受封文件,他将家中三分之一的财产装上了车,兴冲冲的向晋国赶去,准备在新田城挥舞金钱大棒,将晋国相关官员全部收买,而后获得正式的册封文书。

临上货船前,乌馀还对儿子得意的炫耀:“我们家族这次抱上了霸主的粗腿,从今往后,我们想打哪个打哪个,只有我们惹别人,别人不敢来惹我们。父亲这次为家族铺好了路子,你们这些小辈要努力啊!我们家族努力两三代,也能建立一国的资本。”

许国的码头上,胥梁带躲在阴影里,看着乌馀的船队靠上码头,他神态轻松,对左右说:“不要以为乌馀愚蠢,乌馀这个人一点都不蠢,只是他接触的是范匄,以为我们晋国的卿大夫都如同范匄一样贪婪,只要给钱,什么都能买的动。瞧,他这次不是打算用钱财买动整个晋国吗?”

旁边一名官吏轻声回答:“我们霸主的根基不是靠金钱铸造的,是靠我们的鲜血与荣誉,而鲜血与荣誉,金钱买不到。”

胥梁带学着赵武的样子耸了耸肩,故作高深的说:“鲜血与荣誉,一听这话就知道你是赵城学宫出来的,这不是武子嘴上经常挂的词吗?”

那名官吏伸手在身前划了一圈:“许国有一千武士,这些人都是学宫里出来的。”

胥梁带不放心的问:“都准备好了吗?”

那官吏回答:“准备好了,许国前任执政将亲自迎接乌馀,但这位前执政什么都不知道,只负责将乌馀引入馆舍安歇。乌馀经常来往许国,向来喜欢住城东的馆舍。我们这次携带了三百具弩弓,不管乌馀在哪里安歇,都将于傍晚时刻发动突击。三百具弩弓之下,乌馀无论带多少随从,在狭窄的庭院里都难施展的开,他今天死定了!”

胥梁带轻声细语的笑了:“这乌馀擅长偷袭,今日能死在偷袭之下,也算是:兴于偷袭,死于偷袭,死得其所。”

第二天,天亮时分,胥梁带向四国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