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 (第1/4页)

子荡点了点头,追问:“那么,晋楚之间的盟誓将由执政与敝国令尹举行了?如此一来,列国君主是否做为监誓人出现?”

赵武扫了一眼在场的列国使臣,淡淡的回答:“如今列国使臣都在这里,与你会面之后,他们将返回各自的国家。当着他们的面,我可以告诉你:列国国君都将到场参加盟誓,执牛耳者为郑国国君。此外,齐国国君不参加,由司徒晏婴做为齐国代表,参加盟誓。”

子荡垂下了眼帘:“之前,我们曾要求齐国国君也到场……”赵武打断对方的话:“之前,我已经回答贵国的子皙了:如果楚国能勒令秦君到场,我们晋国怎敢不要求齐君到场?!”

子荡连续喘了几口粗气,而后配合赵武,用尽量轻柔的语调问:“那么,如果齐国只是派遣一位正卿出场,我们恐怕无法邀请秦国的正卿。”赵武一声轻笑:“秦国的使者不参加盟会,也是我晋国的希望。”

赵武这句话虽然说得轻柔,但仿佛一个晴天霹雳,炸响在子荡耳边,他心里喃喃自语:“好霸气!小心眼的晋国人要对秦国动手了,我得赶紧去通知秦国。”想到这儿,子荡扫了一眼秦后子,只见秦后子垂下眼帘,正慢条斯理的整理他的鱼篓。

晋国要求秦国不参加盟会,楚国无法指责。因为这次弭兵协约,楚国也没有要求将当时的另一个大国:吴国,包括进来。吴国虽然与晋国联络密切,并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但一直没有成为晋国集团的稳定盟友,关系若即若离。而吴、楚两国是死敌,几十年来一直拼得你死我活。与楚国人缔约,吴国不可能接受;而楚国与晋国息兵,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集中力量对付吴国,因此,楚国人也不可能接受与吴国结盟。

对于楚人的打算,赵武早就清楚,但对他来说,楚国把精力转向吴国,那是晋国早就准备好的“国家战略”。想当初晋国支持吴国不就是希望吴国能牵制楚国吗?如今战略目标达成,赵武高兴还来不及,哪管吴国是死是活。同样的,楚国也不关心秦国的死活,秦国能吸引晋国的目光,也是楚国的期望……

停了一会儿,赵武语气不容置疑的吩咐楚国使臣:“子荡,别着急着走,我上军佐明日举行入城式,你也一同参加吧!”中行吴将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从楚国掠夺过来的战利品。子荡心中发苦,但他却不敢拒绝。

如今的晋国如日中天,想当初范匄强逼列国正卿献舞,并以齐国使臣的舞蹈不符合规范为借口,发动对齐国的战争。如今的晋国更加横蛮霸道,眼看赵武磨刀霍霍,不知道要对哪个国家下刀子,楚国这时候不能再招惹晋国了。所以子荡犹豫半天,低头答应说:“喏,谨遵命!”

然而,子荡终究没有参加中行吴入城式的勇气,离开赵府后,子荡刚一上战车,眼珠一转,立刻装作失足跌下车去,而后,子荡假意昏迷,由着随行的副使将他抬进馆舍。当夜,楚国使团马上派出使者转告赵武:楚国正使子荡跌伤,无法参加中行吴的入城式。报信的楚国官员不地道,他赶往赵府的时候,赵府已经闭门谢客了。这名楚国官员没有马上向赵武通报这一消息,他去了赵武府附近的娱乐场所,欢度通宵。

赵武府邸左右的娱乐场所,多数是酒店、饭店。这些酒店、饭店之所以林立在赵武府邸左右,一方面是赵武的府邸经常有执政府官员来往,官员们吃中午饭的时候,因为时间紧迫,便在府邸周围寻找糊口的地方,而这些饭店的存在,恰好满足了执政府官员的需求。

另一方面,赵武府邸也是列国使臣常来常往的地方。自从赵武推行新的植物以来,至少赵氏的蔬菜品种增加了许多。列国诸侯的小官慕名而来,因为级别太低没法在赵府混上一顿饭,便不得不在赵府附近填饱肚子……能在赵武府邸左右开设饭馆的商人多数与赵氏能拉上关系,赵氏栽培的各种新植物产量虽少,但这些人也总能找到一点配额。于是,赵府附近的饭馆就以食物精美、菜肴新奇而享誉列国。

前来报信的楚国使者仅仅是个走卒,平常他的行动被上司管束着,几乎没有单独行动的空间。这次来赵府报信,好不容易有机会单独外出,于是,赵府大门不开,这厮便钻进了赵府附近的饭馆,整夜都在与各种新式菜肴奋战。

于是,赵武第二天接到消息的时候,他已经站在凯旋门附近,准备迎接中行吴的抵达。

远处的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中行吴队伍的前锋,中行吴显然在进入国境之前,已经听说了赵武搞的入城式,他竭力模仿赵武的行为,却有点做的不伦不类:赵武搞的入城式,最令百姓津津乐道的是那堆积如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