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 (第1/4页)

哒饷匆凰担�晕涓辖舴畔抡缘ぃ�钩渌担骸白罱�炱�嚼丛嚼洌��嫔弦丫��计�疟�琛R坏┛�枷卵��馓踅�崞���椋��荒岩孕惺梗��裕�忝魈炀投�矸祷亟�园叮�缓笾苯尤ピ鲈�行形狻!�

赵午露出为难的表情:“父亲,我还带来许多赵城的毕业生……”赵武马上回答:“让他们渡江,我这里正在大规模基建,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赵午鞠了个躬,补充说:“我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机械与补充物资。”齐策马上插话:“秦后子修建的两座大桥即将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大桥运送物资,如今黄河即将结冰,再从河面上运送,比较危险。”

赵午鞠躬,表示接受安排,齐策侧了侧身,引领说:“二少主请入营塞中安歇……”赵午赶紧冲赵氏首席家臣齐策行礼,一边跟随着齐策向军营里走去,一边随口跟父亲交流:“父亲被围的消息传来后,举国震惊。母亲本打算让家族军队全部过来救援,但田苏说……”

赵午一举步,赵武又躬身抱起了赵丹,边走边跟小儿子闲扯着。历来最小的儿子都受父母的宠爱,这是因为着小儿子出生的时候,父母的事业已经进入上升阶段,当小儿子长大后,父母通常有钱有衔,也有足够的精力宠爱幼子,所以赵午虽然嘴不停,他父亲却只顾与小儿子交流,对二儿子的话显得有点心不在焉。

赵午说着说着,已经变成了他对齐策的叙说。齐策仔细的询问着家族内部的动态,以及国内的政治状况,听到魏舒曾企图抢班夺权,他点了点头,回答:“少主赵成应付的很得当,是该强硬应对魏氏……论起来,家主这段时间不在国内,做的真对啊!”

齐策不知道“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典故,但他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赵武不在国内,他就像一柄高悬在晋国各家族头顶上的宝剑,这柄剑不落下去的时候,晋国各家族都提心吊胆,猜测这柄剑会砍向何方。在这种情况下,赵成无论怎么做,各家族因为受头顶那柄宝剑的威胁,只能悄悄的,俯首帖耳。时间长了,各大家族也习惯了赵成仗势欺人,如此一来,赵氏家族也就顺利完成了新老班子交替。

当然,二公子赵午也不知道“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典故,不过,齐策说的道理他能理解:“没错,当父亲脱险的消息传来,魏氏立刻开始收缩,他们甚至解散了部分在新田城的守卫武士。我出发的时候,母亲说:中行氏的安危不值得一提,只要父亲活着,我赵氏出兵的目的就达到了。”

赵武插话:“中行氏毕竟是我们的姻亲家族,所以必须救援,救援他的任务我交给你,你跟中行吴这次处好了关系,我赵氏下一代的安危就不用发愁了。”赵午点头应是。

稍后,赵城学宫的毕业生开始分批渡河,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机械,因为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赵武对河间地区的开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第二天一早,赵午趁着河面没有结冰,乘船渡过黄河,而赵丹则留在赵武身边戏要。赵午在河对岸稍适休整后,引领着大军继续北上,开始向中行吴所在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齐国的田无宇留下了部分人手,协助赵城学宫的毕业生管理齐国徒手兵,他自己则与卫国人结伴,向南渡过了黄河,返回齐国境内。这趟来,田无宇虽然贡献了十万齐国劳力,但这十万齐国劳力不是替赵氏做免费劳工,他通过派遣劳工缓解了齐国的粮食紧张状况,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晋国对齐国吞并莒国的默许。

齐国、卫国人走后不久,鲁国人姗姗来迟,他们抵达朝歌附近时,大雪飘飘荡荡而下,河面上结了薄薄一层冰,而这种状况行船最危险,因为不知道江面什么时候彻底结冰,不知道江面上冰层的薄厚,所以雪一下,整个江面上人际罕至,鸟兽绝踪。鲁国人不得不在朝歌停留下来,叔孙豹照旧是鲁军的统帅,闲下来的他打算上街走一走,顺便观察一下朝歌这座城市。

朝歌早先是商王国的国都,后来曾做为卫国的都城,再后来,因为戎狄的侵扰,周王室被迫迁都,卫国也不得不将都城迁到帝丘,以回避戎狄的侵扰与王室的威严。当然,也有回避齐国锋芒的意思。齐国终究还是将朝歌夺去了,齐庄公万里奔袭,占领了朝歌之后,他回军的时候,因为兵力不足,没在当地留下多少驻守人员,反而被赵武顺手摘了桃子。

现在,朝歌就是这样的状况。它本来属于卫国的城市,有着浓重的卫国色彩。但后来又被晋国管理,晋国人占据这座城市的时候,压根没有归还的意思,但名义上,他们绝不肯承认自己对朝歌的侵占,因为这种缘故,晋人对朝歌的管理比较松散,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