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1/4页)

知道的人没空接见他,不知道的人见了他也没用。于是,时间在子荡的奔波中悄悄溜走。

十日后,子荡接到通知:晋平公将在太庙签署盟约。列国诸侯,包括晋国的属国都将列席观礼。

太庙签约,也是盟誓的程序之一。这个隆重的仪式上,大家都穿着新衣服,以至于盟誓一开场,晋国太庙就变成了世界服装博览会。

宋国是商朝贵族后裔,衣衫服饰一副复古模样:长袍大袖以黑色为底,麻布衣料上用类似水墨画的写意手法,绘制着玄鸟纹饰。传说商契的母亲简狄在郊外,看见天上的玄鸟掉了了卵,简狄取而吞之,就有了身孕而生下商契。于是,玄鸟成了商祖先的图腾,这就是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这称呼后来演变成“凤凰”。上古时代的印染技术很古朴,宋人身上的衣物没有太多花饰,只是一前一后两对玄鸟口吻相交,做出相互喂食的状态。衣服是黑的,玄鸟是红色的,红黑二色搭配,显得素要古朴。

而周人的印染工艺就高出一筹了。鲁国是周公的后代,鲁国贵族身穿红衣,红色是王室颜色,衣服上的黑色纹饰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那些纹饰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而饕餮神兽似乎盘旋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饕餮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标准龙相差不远了。

卫人靠近齐国,沾染了许多齐国崇尚奢侈的风气,如果齐人在场的话,卫人这种山寨版的齐风就显得老土了,但齐是大国,这样站班的活儿,齐人一向不参与,所以会场上只能看到卫人的表演了。

新即位的卫灵公穿着一身丝绸衣物,这位春秋著名同性恋穿的很花哨,蜀锦本来殉丽多彩,这位国君制作的衣服,充分发掘了蜀锦的色彩感,那幅蜀锦上繁花盛开,连续出现七八种颜色,以至于穿在卫灵公身上,简直把卫灵公打扮成穿梭花丛的小蜜蜂,他的衣服上还浓浓地熏着香,简直熏人欲……呕。黄金鞋、玉腰带,金丝帽,卫灵公一样不缺。

有幸站在头排的子荡,被卫灵公身上丰富的色彩晃得眼花,这厮身体偏偏还喜欢娇娆扭动,他身体一扭,子荡就头晕,站立不住。为了避免眼晕,子荡强迫自己把目光转向祭祀台,他目光掠过诸侯的属国君主,直接把目光聚焦在天下霸主身上。

祭祀台前,晋平公穿的倒是朴素,他穿一身简单的红色棉布深衣,衣袖边滚了圈宽宽的金边,胸围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形的装饰物,就是“黻”。晋国尚武,胸围前加上这块补丁,类似于盾牌或者胸甲,这是晋人的服装特色,他们把尚武的风气带到了服装里。

晋平公身边站着赵武,赵武也穿得很简朴,身为元帅的他这天穿着一身新式军装,也就是箭袖紧身的“胡服”类似现代的猎装。军装上衣是红色的,裤子黑色,这种颜色恰好是炎黄传统军装,汉唐宋明军装,都采用黑红两色搭配。

与汉唐宋明军装不同的是,赵武的军装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猎装:它上面有扣子,双排青铜扣擦得锃亮,袖口也缝上了一排青铜扣,随着赵武的动作,闪亮的金属光仿佛阵阵突刺的刀剑,令人不寒而栗。这衣服再扎束武装带后,配上一柄腰刀,让赵武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

晋国的卿大夫这天也显得格外精神。文武分家后,文官武官的服装业已区分来了,文官身上穿的类似晋文公,深衣长袖,胸前绣着“黻”,“黻”形补子上绣着各个家族家徽。大多数文官的袖口则缝着几道金边……其实,这金边相当于现代士兵身上的扛花,彰示地位等级。几位在场的晋国正卿,则齐齐模仿着赵武,一身新式军装,铜扣子擦得锃亮,神情严肃地看着巫师舞蹈祈福。

不知不觉,巫师已“赞颂”完毕,紧接着,巫舞开始了,巫师们头戴各种面具在场中蹦蹦跳跳,子荡在一旁不耐烦地等待着仪式结束,竟没有细细观察巫师的舞蹈。楚国向来被中原视为蛮夷,子荡的漫不经心放在诸侯的郑重其事当中,显得很扎眼,但此时却无人对楚国抱怨,大家都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等待楚人难堪。

春秋时彻底的“拿来主义”,征服,除了让对方交钱之外,还有“剥夺”。春秋人从不惮于拿走对方的东西,包括失败者的礼乐。而太庙本来就是炫耀武功,展示战利品的地方。晋国的巫舞结束后,紧接着上场的是楚国的“干戈舞”。

昔日为楚王舞蹈的干戈舞者一上场,子荡满身的鲜血都拥到了脸上。这明明是对楚国的羞辱,但在场的列国诸侯却一副津津有味的神情,眼角都不向楚人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