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 (第1/4页)

乐王鲋是个马屁精,听到赵武低声嘟囔,他总有办法凑趣,问:“鸟人与楚君,有区别吗?”赵武大笑。

在这样正式的盟会上,楚君开口吟诵诗词,那是一种礼仪。面对意气风发,俨然以“君王”自居的对手,赵武上前轻声细语赋了《小宛》的第二章:人之齐圣,(聪明睿智之人) 饮酒温克。(酒后仍能温逊)彼昏不知,(昏聩狂妄之徒)壹醉日富。(酒醉必然发昏)各敬尔仪,(各自慎重举止)天命不又。(天福不可再寻)

一直处于被包围态势的楚君一出场便表现的奢华浅薄,而赵武显得的沉稳务实,这两种风格形成鲜明的反差。执牛耳者鲁襄公微微点头。春秋小报编辑、鲁国执政叔孙豹脱口而出:“礼也。”

叔孙豹说的是赵武,这句话也奠定了楚国国君的地位无论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历史,鲁国人记述宋之盟的时候,都轻蔑的称呼楚君为“楚子”。“子”在春秋虽有尊称的意思,但鲁国人在这里对楚君如此称呼,意思是:楚国那小子。

其实赵武这是在骂人“彼昏不知,壹醉日富”,他不知道自己蠢,诸位就当是他喝醉了。

楚灵公对中原文化那种婉转陈词的技巧,毕竟不如炎黄集团清楚,他刚才的诗句是伯州犁早已教好的,就为了显示他这个流氓有文化。赵武骂完人后,诸侯都低着头傻乐,伯州犁有意提醒,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扫楚君的面子,他不知道更好。于是,伯州犁默不作声。

骂人艺术至高者无过于此:当面把你骂了,对方还直称赞骂的高雅!

宋国国君(宋平公)憋住笑上前,邀请赵武就座,楚灵公顿时不满意了:“晋国楚国是彼此相衬的国家,我为君,武子为臣,凭什么让武子坐在首席?”凭什么?凭我把你的军队包围在当中!不过,现在不是争吵的好时机,再说,楚君说的话也有道理。

赵武想了想,决定不能让楚君得意,他扭脸问宋国君臣:“听说开场乐是桑林?”宋国执政子罕回答:“正是。”

“桑林乐舞中要出现“旌夏”,我等臣子遇到王旗,是要回避的,昔日寡君悼公听到桑林,看到“旌夏”出现,避入内室以全礼节。今日嘛……对了,楚君曾在路上贡献“王车”一辆,驷马四匹,刘定公尚在,不如让刘定公作为御戎,驾王车坐于首席,让王车座位空着,表示我们对王的尊重,如何?”

叔孙豹挺身而出,大呼:“礼也!”诸侯皆无异议。

于是,楚灵公曾经乘坐的战车坐到了首席的位置,刘定公驾驶战车得意洋洋。楚灵公反而必须坐在下手,对他乘坐的战车恭恭敬敬……首席的位置确定之后,第二第三没那么多讲究,赵武乐呵呵坐在楚灵公肩下,神态轻松地举着拍子。

这是他第二次欣赏《桑林》了,第一次只看了个开头,旌夏一出,晋悼公急忙带领臣下回避,后面的节目都没看成。现在有王室空马车位于首席,他可以心安理得的欣赏《桑林》全舞。

昔日商王室的王室乐舞场面浩大,比郑国人的欢迎场面更多了一层神圣意味,这曲穿越千年的舞蹈,它的存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坐在座位上,欣赏千年之前先民创造的庆典乐舞,恍惚之间,穿透了整个民族史。

宋平公在乐声中举杯向赵武走来,赵武急忙起身,示意先进献王室……宋平公领会了示意,身子一拐,将一杯酒放到空置的王室车马上,而后从执政子罕手中接过一个杯子,重新敬献给赵武,并唱颂《诸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道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诗词大意是:你的美酒让我沉醉,你的恩惠让我饱受。君子长寿万万年,祝你大福永不休。你的美酒让我沉醉,你的佳肴让我细品。君子长寿万万年,天赐成功大光明。幸福光明其乐融融,德高望重必得善终。善终自然当善始,神的良言愿赠送。神主的良言什么样?祭品丰美放在盘中。宾朋纷纷来助祭,增光添彩重礼仪。

隆重礼仪对待神灵,君子尽孝必得孝子。子孙尽孝永不少,上天赐你好后嗣。神赐你后嗣什么样?善理家业财源滚滚。君子长寿万万年,天降福分后代享。福传后代是什么样?上天不断添你厚禄。君子长寿万万年,自有天命多奴仆。奴仆众多又怎么样?天赐子女承继厚业。天赐男女永传继,子孙小不绝代代传。

第三百三十六章 借几根羽毛给我,如何?

赵武恭敬起身,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